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正保會計網校《財務管理》論壇學習小天地開通啦!此討論區(qū)意在與各位考友一同奮戰(zhàn)2011年中級會計職稱《財務管理》科目的考試。在此,將與大家共同探討專業(yè)知識、學習方法、狀態(tài)調整等等,凡是與考試相關的東東或西西,我們盡可在此商議。同時,在這里也會緊密結合正保會計網校的宗旨——全心全意為各位考友服務,及時為考友提供網校的資源。最終目的只有其一,2011年中級會計職稱《財務管理》考試順利通過。我將與大家攜手并肩,共同奮戰(zhàn)這些時日。
2011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財務管理》科目
第六章 收益與分配管理
知識點九、責任成本管理
(一)責任成本管理的含義
責任成本管理是指將企業(yè)內部劃分為不同的責任中心,明確責任成本,并根據各責任中心的權責利關系,來考核其工作業(yè)績的一種成本管理模式。
(二)責任成本管理流程
(三)責任中心及其考核
按照企業(yè)內部責任中心以及業(yè)務活動的不同特點,責任中心一般可以劃分為成本中心、利潤中心和投資中心三類。
1.成本中心
含義 | 是指有權發(fā)生并控制成本的單位。成本中心一般不會產生收入,通常只計量考核發(fā)生的成本。 |
特點 | 1.不考核收益,只考核成本 2.只對可控成本負責,不負責不可控成本 3.責任成本是成本中心考核和控制的主要內容 |
考核指標 | 預算成本節(jié)約額=預算責任成本-實際責任成本 預算成本節(jié)約率=預算成本節(jié)約額/預算成本×100% |
【提示】可控成本三個條件:
?。?)該成本的發(fā)生是成本中心可以預見的
(2)該成本是成本中心可以計量的
?。?)該成本是成本中心可以調節(jié)和控制的
2.利潤中心
含義 | 既能控制成本,又能控制收入和利潤的責任單位。 | |
分類 | 自然利潤中心 | 自然形成的,直接對外提供勞務或銷售產品以取得收入的責任中心。 |
人為利潤中心 | 人為設定的,通過企業(yè)內部各責任中心之間使用內部結算價格結算半成品內部銷售收入的責任中心。 | |
考核指標 | 邊際貢獻 | 銷售收入總額-變動成本總額 |
可控邊際貢獻 | 邊際貢獻-該中心負責人可控固定成本 | |
部門邊際貢獻 | 可控邊際貢獻-該中心負責人不可控固定成本 |
【提示】
?。?)變動成本包括產品變動成本和變動期間費用。
(2)可控邊際貢獻也稱為部門經理邊際貢獻,它衡量了部門經理有效運用其控制下的資源的能力,是評價利潤中心管理者業(yè)績的理想指標。
?。?)邊際貢獻反映了利潤中心的盈利能力,但對業(yè)績評價沒有太大的作用。
?。?)部門邊際貢獻又稱部門毛利,更多地用于評價部門業(yè)績而不是利潤中心管理者的業(yè)績。
3.投資中心
評價指標 | 計算公式 | 優(yōu)點 | 缺點 |
投資 報酬率 | (1)反映綜合獲利能力,具有橫向可比性; (2)可促使經理人員關注營業(yè)資產運用效率,并有利于資產存量的調整,優(yōu)化資源配置 | (1)引起短期行為的產生; (2)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而損害整體利益最大化; (3)為眼前利益犧牲長遠利益 | |
剩余收益 | 經營利潤-經營資產×最低投資報酬率 | 彌補投資報酬率指標會使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相沖突的不足 | 絕對指標,不便于不同規(guī)模的投資中心之間進行業(yè)績比較 |
投資中心是既對成本、收入和利潤負責,又對投資及其投資收益負責的責任單位。
【備考提示】這部分內容是主觀題的重要考點,不僅要會計算,還要會運用評價指標評價項目的可行性,可參照例題理解。
【提示】
(1)平均營業(yè)資產=(期初營業(yè)資產+期末營業(yè)資產)/2
?。?)營業(yè)利潤是指的息稅前利潤,與剩余收益公式中的經營利潤含義相同;經營資產和營業(yè)資產的含義相同。
(3)剩余收益=經營利潤-經營資產×最低投資報酬率=營業(yè)利潤-營業(yè)資產×最低投資報酬率,因為投資報酬率=營業(yè)利潤/平均營業(yè)資產,所以,剩余收益=投資報酬率×平均營業(yè)資產-營業(yè)資產×最低報酬率=投資額×(投資報酬率-最低投資報酬率),這里的平均營業(yè)資產、經營資產可以看成是投資中心的投資額。
?。?)最低投資報酬率有時候也可以用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替代,因為加權平均資本就是投資人要求的最低投資報酬率(必要報酬率)。
【例題·單選題】某投資中心的經營資產平均額100000元,最低投資報酬率為20%,剩余收益為20000元,則該中心的投資報酬率為( )。
A. 10% B. 20%
C. 30% D. 40%
【答案】D
【解析】20000=經營利潤-100000×20%,經營利潤=20000+20000=40000(元),所以投資報酬率=40000/100000×100%=40%。
4.內部轉移價格
內部轉移價格是指企業(yè)內部有關責任單位之間提供產品或勞務的結算價格。
種類 | 適用條件 | 確定方法 | 說明 |
市場價格 | 有完全競爭的外部市場 | 以市場的現(xiàn)行價格作為計價基礎 | 客觀真實,能同時滿足分部和公司的整體利益 |
協(xié)商價格 | 中間有非競爭性的市場可以交易 | 以正常的市場價格為基礎,雙方進行協(xié)商確定能接受的價格 | 上限是市場價格,下限是單位變動成本 |
雙重價格 | 雙方采用不同的內部轉移價格作為計價基礎 | 能較好地滿足企業(yè)內部交易雙方在不同方面的管理需要 | |
以成本為基礎的轉移定價 | 內部轉移的產品或勞務沒有市價 | 包括完全成本、完全成本加成、變動成本以及變動成本加固定制造費用四種形式 | 簡便客觀,但存在信息和激勵方面的問題 |
【提示】
?。?)關于協(xié)商價格的適用條件說明:
在競爭性市場中,產品價格完全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買賣雙方沒有協(xié)商的余地。因此,只有在“產品有在非競爭性市場買賣可能性”時,買賣雙方才有權自行決定是否買賣這種中間產品,才可能按照協(xié)商價格作為內部轉移價格。
(2)關于協(xié)商價格與雙重價格的區(qū)別:
協(xié)商價格是企業(yè)內部各責任中心以正常的市場價格為基礎,并建立定期協(xié)商機制,共同確定雙方都能接受的價格作為計價標準。注意采用協(xié)商價格時內部買賣雙方(或者說供應方和使用方)都采用這個價格計價。
雙重價格是內部責任中心的交易雙方采用不同的內部轉移價格作為計價基礎。簡單地說,會產生兩個價格。如生產車間A向生產車間B提供半成品,結算的時候,生產車間A的賣出價格為50元,而生產車間B的買入價格為45元,這就是雙重價格。
(3)關于市場價格的說明:
有完全競爭的外部市場時,市場價格僅僅是確定內部轉移價格的基礎,并不是說此時內部轉移價格等于市場價格,因為內部轉移時不會發(fā)生對外的銷售費用,而市場價格中包括對外的銷售費用,因此,準確地說,此時,內部轉移價格=市場價格-對外的銷售費用。
【例題·單選題】已知甲利潤中心生產的半成品既可以對外出售,又可以供乙利潤中心使用。甲中心全年最大產量為50000件,全年最大外銷量為40000件,售價為200元/件,單位變動成本為160元/件。乙中心決定按協(xié)商價格從甲中心購買3000件半成品,則甲乙雙方在結算時使用的內部轉移價格為( )。
A. 200元/件
B. 160元/件
C. 160至200元/件之間的某一價格水平
D. 甲中心以200元/件出售,乙中心以160元/件采購
【答案】C
【解析】協(xié)商價格的上限是市價,下限是單位變動成本,具體價格由各相關責任中心在這一范圍內協(xié)商決定,所以選C。
Copyright © 2000 - m.odtgfuq.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