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提高個稅起征點,全國人大農業(yè)與農村委員會一位委員認為,個稅起征點不宜太高,因為交稅也是公民的權利,起征點太高就剝奪了低收入者作為“納稅人”的榮譽。(8月29日《中國青年報》)
這種說法其實并不陌生。
去年醞釀取消農業(yè)稅的時候,就有官員擔心取消農業(yè)稅會影響農民的國家意識。事實上,“交稅也是公民的權利,起征點太高就剝奪了低收入者作為納稅人的榮譽”這種說法,是對中國稅制結構和個稅功能的重大誤解。有此誤解者人數(shù)眾多,必須予以澄清。
中國的稅制結構不以所得稅(包括個稅)為主,而以商品稅為主。目前,中國的個稅收入占稅收總收入的比例,僅為10%左右,而商品稅則占總收入的60%~70%。因此,即使完全取消個稅,人們(當然包括低收入者)也仍然通過其他稅種為國家納稅,并不存在剝奪了低收入者作為納稅人榮譽的問題。
為了證明低收入群體也在為國納稅,有必要看看間接稅的稅收歸宿。雖然,除了個稅之外的納稅人,還包括法人組織。但是,法人組織的納稅,無論是企業(yè)所得稅還是增值稅、營業(yè)稅、關稅之類,最終都是通過減少個人的收入和消費能力而實現(xiàn)的。企業(yè)所得稅影響的是企業(yè)股東甚至勞工的收入;而商品稅極易轉嫁,最終多轉嫁到了終端消費者身上。從名義上來說,除了個人之外的企業(yè)和組織是國家的納稅大戶,但追根溯源,他們不過是把通過股東和消費者而征收的稅收,轉交給稅務部門而已,真正的納稅人,就是一個個具體的個人。
因此,在個人所得稅制度面前,雖有相當一部分居民因收入在起征點之下,并沒有直接去稅務部門申報納稅,好像他們不是納稅人,但如果分析一下中國目前的稅收和稅種結構,分析一下在此結構下稅收的最終歸宿,則可以看出:沒有交納個稅的窮人,也是實際納稅人,也為國家稅收作出了大小不等的貢獻。原因在于,用于消費的商品絕大多數(shù)是含稅的,窮人雖窮,但必然要消費,只要消費,他就在消費環(huán)節(jié)向國家交稅。不過通常情況下,這部分稅收包含在商品價格之內,通過商品經(jīng)銷者直接交納,消費者不知情而已。
以間接稅為主的稅收體系具有極大的隱蔽性,名義納稅人并不就是實際納稅人,這種隱蔽和錯位構成對納稅人榮譽感的極大不尊重。不少人通過消費活動納稅,但是,因為他不是直接的納稅者,他們自己也錯誤地認為,自己不是納稅人,不能理直氣壯行使納稅人權利。就是政府,在“為納稅人服務”的口號中,所指的納稅人,也是純粹為直接納稅的名義納稅人,而不包括所有的實際納稅人,把所有為國家稅收作出實際貢獻的人排除在納稅人之外。正是中國稅制以間接性為主的結構特點形成的隱蔽性,使納稅人的尊嚴感榮譽感喪失了,被剝奪了。
不管納稅是公民的權利也好,義務也罷,要培養(yǎng)和尊重公民作為納稅人的榮譽感,就應把中國稅制結構的特點毫無保留地告訴公眾,讓人們知情,讓人們明白。這樣,納稅人的榮譽感才有可能得到滿足。也可以考慮改革中國目前以間接稅為主的稅收結構的格局,實行以直接稅為主的稅制格局。這樣,隱蔽性不存在了,誤解也就隨之消失。從更深遠的立場說,如果要讓每個公民都具有納稅人榮譽感,則應該改變政府職能,政府真正為納稅人服務,認真負責地用好納稅人的每一分錢,并接受納稅人的監(jiān)督。
隱蔽的稅制剝奪納稅人榮譽
- 發(fā)表評論
- 我要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