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梅州市財政強化強農惠農政策監(jiān)管
2011年以來,廣東梅州市在落實中央和省的強農惠農政策過程中,緊盯關鍵環(huán)節(jié)抓好資金監(jiān)督,通過實施“五抓,五確保”,實現了政策落實、項目到位、資金安全。
一、狠抓宣傳,確保政策深入民心。
該市緊緊抓住惠農政策“誰受益、誰執(zhí)行、誰監(jiān)督”這三個主體,有針對性地抓好學習宣傳,做到政策到人。在加大對受益主體即農民群眾的宣傳工作中,該市通過制作宣傳專欄、印制宣傳資料和利用電視臺、電臺、報刊、網絡、廣播等形式廣泛宣傳強農惠農政策補貼的種類、對象、程序、標準等,幫助農民學好用好政策。
二、狠抓培訓,確保干部精通業(yè)務。
為加大對執(zhí)行主體即涉農主管部門領導干部的教育力度,梅州市通過召開各級會議、辦講座、辦培訓班等方式,及時傳達各項惠農政策,提高涉農主管部門干部對強農惠農政策重要性的認識,明確職責,狠抓落實。今年以來,全市各級財政部門舉辦培訓班200多期,參加培訓人數達4750多人次。設立專門課程,邀請農業(yè)、水利、交通、民政部門的負責同志授課,講授涉農項目實施和涉農資金監(jiān)管內容,提高財政干部監(jiān)督落實強農惠農政策的能力。
三、狠抓關鍵,確保專項問題得到排查。
強農惠農資金落實工作任務重、涉及部門多,該市抓住關鍵環(huán)節(jié),采取“九查九看”的形式加強督查,及時發(fā)現問題落實整改。查資金用途,看資金是否?顚S;查資金管理,看資金是否封閉運行;查發(fā)放對象,看受益人是否符合政策;查資金公示,看是否接受群眾監(jiān)督;查發(fā)放方式,看是否實行“一折通”;查發(fā)放情況,看資金是否足額到戶;查財務管理,看財務制度是否健全;查重點環(huán)節(jié),看操作是否符合規(guī)定;查惠農項目實施效果,看是否違背群眾意愿搞形象工程。同時,對督查發(fā)現的問題,做到“問題不解決不放過,整改不到位不通過”。自開展清查以來,該市共查處貪污、挪用、騙取強農惠農資金案件36件,移送司法機關處理人數1人,整改收回違規(guī)違紀資金91.65多萬元。
四、狠抓協調,確保部門間工作順暢。
該市財政部門根據落實強農惠農政策,涉及部門多、資金量大、社會關注度高的實際,在協調有關部門狠抓落實上下工夫:加強與農林水等涉農部門協調,實行村、鎮(zhèn)、縣、市“四級核定”的資金發(fā)放制度,嚴格農戶基礎信息采集,確;蒉r補貼信息采集、審核程序規(guī)范;加強與紀檢部門協調,將多項補貼資金集中整合管理,封閉運行,同時采取特邀監(jiān)察員、紀檢監(jiān)察派駐機構雙重跟蹤監(jiān)督模式,確保惠農補貼資金管理安全規(guī)范;加強與農信社溝通協調,制定兌現補貼計劃,構筑補貼發(fā)放“綠色通道”。由農信社直接將惠農補貼發(fā)放到農戶的“一折通”,確;蒉r補貼及時、足額兌付到戶。
五、狠抓成效,確保了強農惠農政策的落實。
通過專項清查,首先是摸清了家底。共清理出2007年至2009年度全市各級財政累計用于強農惠農的資金13.39億元。其次是推進了基層黨風廉政建設。通過認真落實強農惠農政策,解決強農惠農資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密切了干群關系、建立健全了資金安全有效使用和監(jiān)管的長效機制,對基層黨風廉政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第三是提高了強農惠農資金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此次專項清查,加強了基礎數據的收集整理,建立了強農惠農專項資金數據庫,實現了強農惠農專項資金信息數據的動態(tài)管理,進一步完善政策制度,健全體制機制,明晰部門職責、優(yōu)化業(yè)務流程,強化資金監(jiān)管體系,提高了財政部門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
初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tài)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資產評估師 | 指南 | 動態(tài) | 大綱 | 試題 | 復習 |
中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tài)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高級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tài) | 試題 | 評審 | 復習 |
注冊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tài)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會計基礎知識 | 指南 | 動態(tài)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
稅務師 | 指南 | 動態(tài) | 查分 | 大綱 | 復習 | ACCA考試 | 指南 | 動態(tài)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