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大興安嶺
9月13日凌晨1點,登上N41次列車,由齊齊哈爾出發(fā)奔向我國最北的縣城-漠河。火車行駛中單調(diào)的聲音,象眠曲,使人很快沉沉睡去。偶然驚醒,已是清晨六點。透過白紗窗簾看到已經(jīng)天亮,起身坐到窗邊,掀簾向外了望:火車依然奔馳在廣闊的松嫩平原上,初升的太陽照著平坦的土地。黃色的豆田,綠色的牧草區(qū),收獲完翻耕的黑土壤,一片片平鋪到遠方,象涂抹出的大塊油彩,很有視覺沖擊力。
吃過早餐,接著睡。再睜開眼時,已經(jīng)進入丘陵地帶。鐵路兩邊出現(xiàn)低矮山坡,稀疏的樹在秋日的陽光里黓默而立。白樺的葉子漸黃,松樹與杉樹依然青翠。有人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進入大興安嶺了。這就是大興安嶺么?想象中的千山萬壑,浩瀚森林在哪里?我很疑惑。
上午九點多,火車將加格達奇甩在身后,進入重巒疊嶂的山區(qū)。樹木漸漸茂盛,色彩也愈發(fā)豐富。清澈的小河與水泊如同鏡子一樣,倒映出藍天白云和繽紛的樹木。時而有小小的村鎮(zhèn)閃過,低矮的木質(zhì)房屋有尖尖的屋頂,有細樹干編成的圍墻,在綠草地上矗立,象童話世界一樣美麗。我們真正進入林區(qū)了!秋天的韻味在這里,已變得鮮明熱烈。
秋日的大興安嶺,美得炫目!楊樹的葉子是淡黃的,透著溫柔的嫵媚。白樺的葉子是金黃的,黃得那樣瀟灑和酣暢。柞樹的葉子紅了,如同酒意濃濃的少婦,而楓樹的紅,更是濃烈得仿佛要淌下顏色。落葉松的葉子已是黃綠相間,但樟子松和云杉,依然執(zhí)著地堅守著深深的綠色。樹下野花叢生,姹紫嫣紅。遠觀近瞧,茫茫林海色彩斑讕,面面山坡都象披著靚麗耀眼的華服,絢麗得讓人窒息!
這里的每棵樹都挺直著腰板,筆直向上。同路有一名現(xiàn)役森警,他告訴我:這里的原始森林樹木茂密,只有不斷向上生長,才可以接受更多的陽光,所以就見不到長得歪七扭八不成材的樹了。大自然的優(yōu)勝劣汰,使每棵樹必須堅強地努力向上、向上!
當我奇怪樹林中不時看到不生一片葉子的枯樹,依然倔強地站立時,森警說:山林中時常會有火災(zāi)發(fā)生。山火著了,不是每棵樹都象火炬一樣熊熊燃燒,火魔總是象風(fēng)一樣,一掠而過,地下的落葉枯草點著了,樹干隨之烤焦。有些樹雖然看起來死了,但兩三年過后,依然會再次吐出新枝葉,重新煥發(fā)勃勃生機。比如八七年那場震驚中外的五。六火災(zāi),當時專家認定過火的樹全死了,調(diào)集人馬集中砍伐。可是有些地方因為較偏遠,沒有及時伐倒運出。后來發(fā)現(xiàn)許多樹又活了,才知道這里的樹生命力多頑強。所以現(xiàn)在再有過火的樹,都不去管了,任它自生自滅。
這位小戰(zhàn)士的話,讓我對樹木生出深深的敬意。生命的輪回中,沒有什么救世主,只有自強才能拯救自己。只能被動接受的樹木尚且如此,我們有手有腳,可以變通的人類,面對困境是否更該有承受力呢?
疾馳的列車,在巍巍興安嶺中一路向前。連綿的山峰如同美麗的畫卷,隨我們一路展開。樹木、花草、河流沼澤,以及時而映入眼簾的村莊,掠過我視野的飛鳥,用富有詩意的無言告白,向我講述著真實的大興安嶺。沒有泰山那般突兀高聳的山峰,卻用柔和的線條勾勒出綿延千里的一座座坡一道道坎。我終于明白了山與嶺的區(qū)別。讓我神往許久的大興安嶺,在我眼里不再神秘,而它的美麗已完全刻入我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