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財稅實務 高薪就業(yè) 學歷教育
APP下載
APP下載新用戶掃碼下載
立享專屬優(yōu)惠

安卓版本:8.7.60 蘋果版本:8.7.60

開發(fā)者: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線:點擊下載>

管理縱橫:東西方企業(yè)文化理念比較

來源: 《市場報》 編輯: 2002/11/08 09:09:11  字體:

選課中心

實務會員買一送一

選課中心

資料專區(qū)

需要的都在這里

資料專區(qū)

課程試聽

搶先體驗

課程試聽

高薪就業(yè)

從零基礎到經理

高薪就業(yè)
  西方以“法”為重心的管理模式

  比較東西文化的特質就可以發(fā)現,西方文化追求卓越,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因此在西方形成的是獨立人格。西方人文主義正是這種精神的集中體現,它強調人是宇宙中心,周邊一切皆“備于我”。在獨立人格基礎上形成的西方社會,只能是契約社會,即人與人之間不形成宗法倫理、等級關系,而是平等基礎上的契約。當社會發(fā)展需要把這種契約關系用某種法定形式規(guī)范下來時,西方社會就形成了法制社會。它的管理上的表現就是規(guī)范管理、制度管理和條例管理,即在管理中特別注重建立規(guī)章制度和條例,嚴格按規(guī)則辦事,追求制度效益,從而實現管理的有序化和有效化。

  如果了解西方科學主義的邏輯思維特質,就會了解依靠法規(guī)、條例來進行管理,正是科學主義思維特質的基本要求,科學主義的五大原則是:精確、量化、分解、邏輯和規(guī)范,由此可見,其所制定的管理模型肯定是強調規(guī)則、秩序和邏輯程序,以制度為主體,以防范為特征。正是這種以法規(guī)為核心的管理模型,反映了科學主義的管理原則和要求。

  由此可見,特定管理模式的成型,必定同其文化背景(科學主義、人文主義),歷史傳統(原罪思想和防范管理),資本結構(契約資本)等一系列基本因素有關。

  在人類管理發(fā)展史上,美國式西方管理提供了科學管理的全部內容,行為科學管理中屬于“獨立人”方面的全部內容,現代管理系統中的電腦、數學模型、新科學管理方法的大部分內容,創(chuàng)新管理的全部內容。由于制度管理克服了傳統管理的無序狀態(tài)、放任狀態(tài)、經濟主義等方面的缺陷,因而構成為全部管理的基礎。亦即任何形式的管理,如果不能經歷科學管理階段的全部內容,建立自己的科學管理體系,其管理績效不是無效的就是低效的。

  東方以“情”為特質的管理哲理

  其一,“靜思”習俗。中國人是長于思維的民族,千百年的文化傳統給他們形成了某種價值定勢,使他們的思維問題難以割斷歷史臍帶,難以違背最基本的價值準則,因而他們的行為是思索清楚了再行動。

  其二,“家”本位。家本位是東方社會又一基本特點,因而其管理和經濟的發(fā)展,不能以犧牲家庭的“安寧”為代價,以損害社會穩(wěn)定為成本。東方的社會秩序之所以比西方好,東方經濟的內在動力也比西方更厚實,其緣由就在于東方經濟以“家”為本位。孔子的“仁義禮智信,恭寬信敏惠”之所以在中國千古不衰,正是建立在以家為本位的社會倫理秩序的基礎之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能破壞這個倫理秩序,相反,正是建立在這個倫理秩序基礎之上,市場經濟才能得以迅速發(fā)展。同時,中國特色的管理也必須以“家寧”、“家興”和“家順”為特點。它不僅表現為企業(yè)本身就是“大家”、“廠家”,更重要的表現為東方管理具有更多的“情感”特色。企業(yè)成為員工情感交流和滿足需要的重要場所。

  其三,“重義”網絡。市場經濟是交換經濟和網絡經濟,經濟聯系和網絡是至關重要的。這種網絡在不同國家和民族通過不同的途徑而建立,而在華人經濟圈內,如果同中國社會傳統的“重義”網絡結合起來,而往往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無信不立,人無義不正。如果人的經濟行為背信棄義,就會受到社會排斥;反之,“信”、“義”兩字,構成為中國傳統社會網絡中最有價值的媒介物,構建為中國社會的經濟網絡、信息網絡和交換網絡,現代市場經濟網絡顯然應當同這個網絡接軌,從而有效地促進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海外華人戰(zhàn)后經濟發(fā)展的成功,正是依據于這樣的網絡,從而使商品、資金、人才、信息在華人經濟圈內迅速運轉。

  由此可見,中國管理模式的成型,應當以理性精神為準則,納情于理,移情于法,以建立“情、理法”相統一的管理模型。實際上任何管理都應當是三者統一,無非是各自的運作機制不同,各自的管理成本不同,由此引伸出不同的管理模型和體制。
學員討論(0

實務學習指南

回到頂部
折疊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00 - m.odtgfuq.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