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經濟責任審計是以領導干部所在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為基礎,通過對領導干部任期內的經濟指標完成情況、作出重大經營決策情況、執(zhí)行國家財經法規(guī)情況以及個人遵守廉政紀律情況等方面的審查考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斷領導干部是否具有從事經濟工作所必需的政治素質和決策水平,也能正確評價領導干部是否正確履行其經濟職責,是否嚴格執(zhí)行國家的有關財經法紀??梢钥闯?,經濟責任審計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時期為加強干部的管理監(jiān)督,促進干部廉潔自律,從源頭上抓好黨風廉政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是促進領導干部自覺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項有效保證。審計風險通常是指實施審計后表達錯誤意見的可能性。經濟責任審計風險就是審計人員在實施審計后表達責任人應當負有的主管責任和直接責任、表達與事實真相或經濟責任不相符合的審計評價和結論,造成被審計人和有關方面損失的可能性。隨著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和審計環(huán)境日趨復雜化,審計風險已成為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尤其經濟責任審計的特殊性決定其審計的風險尤為突出。只有對此進行全面、深刻地認識,才能有效地提高經濟責任審計的質量。
經濟責任審計風險的成因
?。ㄒ唬┉h(huán)境因素。開展經濟責任審計是通過對領導干部任期內的經濟責任進行審計監(jiān)督,對領導干部的管理決策水平高低及其正確履行經濟職責等方面的評價和結論,是組織人事部門對其考察考核、綜合評價、獎懲兌現(xiàn)的重要依據。總之,經濟責任審計的結果涉及被審計人及單位各方面的利益,在一定意義上已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一方面社會對審計的依賴性越來越強,期望值越來越高,可容許的誤差??;另一方面,如果審計結果不能正確反映客觀事實,不僅會影響決策部門的決策,而且會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甚至出現(xiàn)間接包庇違法違紀者,反過來也有可能誤傷被審計人,從而喪失審計信譽。這充分說明審計人員做出全面、準確、合理的評價意見的難度也在隨之加大,這就增加了引發(fā)審計風險的可能性。從被審計單位的各種管理因素分析,審計風險還受被審計單位的管理水平、財務狀況、管理人員素質、管理機構的可信賴程度等各種因素的影響。被審計單位的管理水平,尤其是內部控制狀況是影響審計風險的直接因素。管理水平低,內部控制薄弱,使產生差錯和舞弊的可能性變大,審計風險就比較大。另外被審計單位經營水平和財務狀況對審計風險的影響也非常大。我們知道,審計主要是通過會計資料等相關資料來發(fā)現(xiàn)和查證問題,若這些資料本身存在有意虛假記載,無疑會對審計結果造成影響,更何況有些違法違紀問題不一定在會計資料上明顯反映,審計人員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虛假現(xiàn)象所迷惑。
(二)自身因素。(1)經濟責任界定難度大,不易量化,缺乏統(tǒng)一的評價標準和辦法。在經濟責任審計中需要界定現(xiàn)任責任與前任責任、主管責任和直接責任、集體責任和個人責任、主觀責任和客觀責任、錯誤和舞弊責任等。責任的不明加大了審計風險。開展經濟責任審計的一個前提條件,是領導人必須有事先預定的、明確的經濟責任。若沒有明確的職責與目標也就不能確認其應負的責任。在經濟責任審計中往往還會涉及到一些不可量化的非經濟責任的內容,如領導水平、管理能力等,審計人員只能根據短時間內的審計調查作出自己的判斷。(2)經濟責任審計是把對“事”的監(jiān)督與對“人”的監(jiān)督有機地結合起來,因而其監(jiān)督的范圍廣、程度深、力度大,針對的問題尖銳,涵蓋了財政財務收支審計、財經法紀審計、專項審計、經濟效益審計等多種審計形式,這些不僅加大了審計人員責任,也使審計風險大大增加。(3)經濟責任審計往往面臨時間跨度大、任務重、時間緊、力量有限,需在有限時間條件下完成審計任務,客觀上必然影響審計的深度和質量。同時,由于被審計人任職期限較長,期間國家經濟政策、市場環(huán)境、財務制度等均會發(fā)生變化,失察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大,由此在評價上發(fā)生偏差的概率也相應增加。(4)目前經濟責任審計往往是事后監(jiān)督,特別是離任經濟責任審計更有可能“先離任后審計”,使審計失去了時效性。審計時間上的滯后導致審計結論的滯后,滯后的審計結果對于組織人事部門來講失去其應有的作用和價值,形成的損失職責不清,無法追究。這樣審計結果的價值同樣也制約了審計監(jiān)督職能效果發(fā)揮,更會影響審計的權威性。
審計風險的防范和控制
1、經濟責任審計應遵循四大原則。第一,堅持獨立性原則。經濟責任審計的直接對象是“特殊”人,即擁有一定權利的人,毫無疑問審計結果會直接影響被審計人的榮辱得失,審計的難度要超過其他類型的審計,其受到的干擾和壓力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審計人員更應堅持獨立性原則,而且必須是實質上的獨立性,依法審查和評價,做到不偏不倚,維護審計的權威性和公正性。第二,堅持依法性原則。必須堅持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做到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力求全面、準確、科學地評價領導干部的功過是非,正確認定他們應負的主管責任和直接責任。對于領導干部侵占國家資產、違反廉政規(guī)定、違紀問題必須在掌握充分證據的基礎上依法判定,不得有任何縱容、隱瞞或任意擴大等不當行為。第三,堅持權責制原則。因為經濟責任和經濟權利存在著嚴格的對應關系,所以進行經濟責任審計時,必須根據經濟責任主體享有職權的大小來確定其應該履行的經濟責任的范圍和內容,從責任期間、責任主體、責任的起因等方面評價其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第四,堅持重要性原則。在實施審計時必須抓住主要問題、重要環(huán)節(jié),做到有的放矢,重點查明主要經濟指標情況和數(shù)額比較大的經濟事項,以解決應審期限長、內容多、范圍廣而審計時間緊、審計任務集中、人手少的矛盾,做到事半功倍,提高效益。
2、正確運用審計方法,防范審計風險,要注重“三個結合”。其一,注重符合性測試與實質性測試相結合。在實質性測試前先對責任人所在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健全性和符合性進行測試,以評估該單位的管理水平高低,并將內部控制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確定為實質性測試的重點。其二,注重書面資料審核與實際情況調查相結合。除了運用審閱、復算、核對、分析等審計常規(guī)方法審核書面資料外,還應采用盤點、觀察、座談、詢問、函調等方法調查掌握有關實際情況。其三,注重經濟責任審計與日常審計工作相結合、離任審計與年度審計相結合。經濟責任審計應盡量利用其他審計的成果,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復審計,減少被審單位的負擔,節(jié)約審計資源,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由于任期時間跨度大而形成的審計風險。
3、提高審計人員的素質和執(zhí)業(yè)水平,是確保經濟責任審計質量的根本。實踐證明審計質量與審計人員素質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即審計人員的素質影響著審計的質量,這是毋庸置疑的。根據經濟責任審計的特殊性,不僅要求審計人員具有較強的政策水平、扎實的基礎知識、業(yè)務能力和良好的職業(yè)道德,能不斷改進審計方法和手段,而且更要加強后續(xù)教育,不斷更新知識,使之成為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以適應日益發(fā)展的經濟責任審計需要。
4、嚴格執(zhí)行審計規(guī)范,制定科學合理的審計工作程序,是控制審計風險的有效保障。審計規(guī)范確定了審計的范圍、內容、目標、程序和方法以及相應的標準和要求,明確了審計責任,有利于審計人員嚴格按照審計規(guī)范執(zhí)行審計業(yè)務,從審計計劃與委托、審計工作方案的編制、實施審計、編制審計工作底稿、到出具審計報告等整個流程規(guī)范操作,以避免審計人員在工作中的隨意性,降低審計風險。
5、制定統(tǒng)一的行之有效的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標準和操作辦法。經濟責任審計的目的主要是查明被審計者應負的經濟責任,評價是經濟責任審計的關鍵。
目前可用以下兩個評價指標進行評價:一是用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眾所周知經濟責任指標由經濟指標、技術指標、管理指標等組成,而審計部門要審計的責任指標主要是經濟指標和管理指標。如企業(yè)領導人所在單位重點審計內容有利潤指標、產品與銷售指標、質量指標、成本費用指標、資本資金指標、經營績效指標。二是用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及財務制度進行評價。財經法紀是否嚴格執(zhí)行、財務狀況是否真實良好、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國有資產是否保值增值、重大決策是否合規(guī)、決策程序是否科學、內控制度健全性和有效性情況、財經法紀是否嚴格執(zhí)行、個人行為是否符合廉政規(guī)定等等。審計評價是決定審計結論性意見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主要應堅持客觀性原則、重要性原則、謹慎性原則,在審計報告中還應做到五個“不”:對非評價審計事項不評價;審計過程中未涉及的具體事項不評價;雖屬審計范圍,但審計人員未經查實的不隨意評價;對審計證據不足的審計事項不評價;雖審計獲得了審計證據,但證據可靠性不強、證明力不足不做評價??傊?,對領導干部任期內的功過是非要進行客觀、有據的評價,做到不妄加評論。
Copyright © 2000 - m.odtgfuq.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