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差異情況
根據有關要求,不含B股的境內金融類上市公司年報,在經境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同時,還須經境外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而截止2000年底,在滬深兩市中,除含有B股的上市公司外,銀行類上市公司只有三家,即民生銀行、浦發(fā)銀行和深圳發(fā)展銀行。從這三家上市銀行已公布的2000年年度審計報告來看,許多報表項目存在較大的境內外審計差異。為了說明問題,筆者從中選取若干報表項目的數據作比較,其差異狀況如表一。根據表一的數據,可以將境內外審計差異概括為以下三方面:
1.財務狀況方面的差異:(1)資產差異。三家上市銀行的期末總資產境內審計數都大于境外審計數,其平均差異率為1.3%;(2)負債差異。除民生銀行沒有負債差異外,其他兩家銀行的期末負債境內審計數都大于境外審計數,三家上市銀行的平均差異率為0.4%;(3)股東權益差異。三家上市銀行的期末股東權益境內審計數都大于境外審計數,其平均差異率為13.5%;(4)每股凈資產差異。三家上市銀行的期末每股凈資產境內審計數都大于境外審計數,其平均差異率為14%。
2.經營成果方面的差異:(1)凈利潤差異。三家上市銀行2000年度凈利潤境內審計數都大于境外審計數,其平均差異率為33%;(2)每股收益差異。除發(fā)展銀行沒有每股收益差異外,其他兩家銀行的每股收益境內審計數都大于境外審計數,三家上市銀行的平均差異率為29.6%。
3.現金流量方面的差異:(1)現金凈流量差異。2000年度,除浦發(fā)銀行沒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流量差異外,其他兩家銀行都有該方面的差異,且其境內審計數都小于境外審計數,三家上市銀行的平均差異率為118.6%;(2)每股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差異。2000年度,三家上市銀行每股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的境內審計數都小于境外審計數,其平均差異率為276%。
不難看出,上述境內外審計差異呈現出兩個特征:一是其差異的存在是全方位的,涉及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各個方面。對于基數較大的指標,其相對差異較小但其絕對差異較大,而對于基數較小的指標,其絕對差異較小但其相對差異較大;二是其差異又都是同向的,不存在同類項目間相互中和或抵消的可能。由此,如果會計信息沒有審計比較,上述差異特征就顯現不出來,那么,會計信息的單向虛增或虛減就不易被發(fā)覺,其危害性不可小視。在這方面,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教訓是非常深刻的。在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fā)前,盡管許多東南亞國家的大公司和大銀行都聘請了“五大”國際會計公司進行審計,但其審計所遵循的是當地的會計準則和審計準則。具有諷刺意義的是,許多東南亞國家的公司和銀行在收到無保留審計意見的審計報告后不久,其持續(xù)經營假設就受到嚴峻的挑戰(zhàn),不是被重組就是被清算。如果當地政府要求國際會計公司在審計過程中,除遵循當地法定審計要求外,再增加按照國際審計準則要求的審計,在審計報告中,增加審計差異的補充資料,則會使審計更加深入。這對于揭示企業(yè)或銀行潛在的財務危機、保護投資者和債權人的利益、避免金融危機的發(fā)生,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不過,令人欣慰的是,我國管理當局目前已經充分認識到這方面的重要性,并且也以境內上市金融類公司作為試點。然而,揭示差異并不是目的,其目的是在分析原因的基礎上為了更好地縮小或消除差異。
二、差異的主因:會計估計差異
會計信息境內外差異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會計準則的設計差異,另一是會計準則的運行差異。對于前者,只有通過會計準則的國際化來消除;對于后者,主要是通過提高會計及審計人員的素質和職業(yè)判斷或估計水平來縮小。客觀地說,上述三家銀行都存在著會計準則的設計差異和會計準則的運行差異,可我們的問題是,造成上述三家上市銀行的會計信息差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會計準則設計上的差異,還是會計準則運行差異經過分析,不難發(fā)現:
第一,上市銀行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境內外審計差異,主要是由于貸款呆賬準備金的期末余額差異和本期計提差異所引起的。而按照財政部《公開發(fā)行證券的商業(yè)銀行有關業(yè)務會計處理補充規(guī)定》(財會[2000]20號,以下簡稱“20號文件”)的規(guī)定,上市銀行的貸款呆賬準備的計提、核銷和風險認定與國際會計準則沒有實質性差異。
“20號文件”中規(guī)定,貸款呆賬準備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計提。合理計提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合理的提取方法,另一是合理的提取比例。對于前者,文件規(guī)定采用國際通行的五級分類法。這一規(guī)定已經改變了原來按期限法(一逾兩呆)提取呆賬準備的做法;對于后者,文件規(guī)定不再按統(tǒng)一的比例計提。上市銀行應當根據貸款對象的財務和經營管理狀況,以及貸款的逾期期限等因素,分析其風險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合理確定貸款呆賬準備金的提取比例,同時要求上市銀行采用追溯調整法來消化不良資產。而所有這些規(guī)定與國際慣例完全吻合,有鑒于此,如果說國內銀行與國外銀行存有差異的話,這只是實務操作中的判斷或估計差異,是由于國內外銀行會計人員的分類和比例判斷標準不同所致,而不屬于會計準則設計或本身的問題。由此,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對上市銀行提取呆賬準備的合理性作出判斷,是至關重要的。
另外,通過對三家上市銀行貸款呆賬準備金的境內外審計比較,發(fā)現國內外職業(yè)判斷的差異比較大,無論是期初、本期和期末呆賬準備金,其境內審計數都遠遠小于其境外審計數,其平均差異分別為106.7%、84.9%和103.8%。有關貸款呆賬準備金的具體差異見表二。
我們知道,貸款呆賬準備金的期初余額和本期計提數直接影響財務報告的利潤總額和資產構成。從上表可以看出,民生銀行在2000年度提取一般準備金后,呆賬準備金金額達到4.70億元,高于會計人員按信貸資產按五級分類法測算應提取的呆賬準備金3.40億元,因此2000年度不再另行提取呆賬準備金;而境外審計師認為:基于穩(wěn)健原則,應在報告期期初增加計提呆賬準備6.05億元,報告期內增加計提呆賬準備3.25億元。由此造成境外審計的年度利潤總額比境內審計的利潤總額少3.25億元。浦發(fā)銀行也存在類似的情況,境內審計師按五級分類測算后,僅計提3.02億元呆賬準備金,而境外審計師則認為應計提4.92億元。與民生銀行、浦發(fā)銀行相比,深圳發(fā)展銀行則足額提取了呆賬準備金,境內外審計結果基本相同。但是,由于該項會計政策而產生的追溯調整,境內外審計的差異較大,境外審計師認為年初應增加呆賬準備金10.43億元,構成了境內外審計師對凈資產審計數的主要差異。由此可見,盡管民生銀行、浦發(fā)銀行和深圳發(fā)展銀行都按照國際會計準則的要求采納了貸款的五級分類法,但是由于銀行會計人員判斷五級分類的標準,以及按五級分類標準計提的貸款呆賬準備的比例不同,導致境內外審計的巨大差異。
第二,上市銀行現金凈流量境內外審計差異較大,但“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在國內會計準則(或會計制度)中的定義與國際會計準則中的定義沒有實質差別。
勿庸置疑,現金流量表的核心是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對于現金的定義一般不會產生異議;對于現金等價物的定義,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除贊同一般公認的“期限短、流動性強的投資”外,還認為其應是“易于轉換為已知金額現金且價值變動風險小的投資”。我國對現金等價物的定義雖與IASC基本一致,但只對“期限短”作了明確解釋,對其他三個條件只是要求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職業(yè)判斷,這很可能導致企業(yè)或銀行主觀臆斷或無所適從,甚至通過“適當判斷”來謀求對自己有利的結果,從而帶來新的報表粉飾問題。迄今為止,我們還沒有看到對我國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確定標準的權威性規(guī)定,目前可以看到的只是三家上市銀行年報上對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構成范圍的會計政策披露。深圳發(fā)展對現金沒有作出明確的規(guī)定,但對現金等價物給出了“現金等價物是指期限短、流動性強、易于轉換為已知金額現金且價值變動風險很低的投資及存放于中央銀行可運作之款項”。浦發(fā)銀行雖然沒有在附注中披露有關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會計政策,但以表下注解的方式說明了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范圍,它包括現金及銀行存款、存放于中央銀行的備付金。與之相對應,境外審計師則認為,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包括現金、中央銀行存款余額、低于三個月的拆放同業(yè)和低于三個月的存放同業(yè)組成。不難看出,境內外審計師的職業(yè)判斷差異,是導致現金凈流量審計差異的原因所在。
因此,上市銀行境內外審計結果的差異,不是會計準則的設計差異,而是會計準則的運行差異,主要是由于境內和境外審計師對會計準則的具體應用不同造成的,屬于會計估計的差異。
三、縮小差異的對策
通過比較分析,上述三家上市銀行2000年度審計報告的境內外審計差異是巨大的。不難設想,滬深非銀行上市公司的境內外審計差異究竟有多大。面對目前的現狀,千萬不可小視,更不能聽之任之,當務之急是怎樣去縮小會計估計的境內外差異。有鑒于此,筆者認為,主要應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1.重視會計估計差異。合理的會計估計是保證會計信息可靠和相關的前提。在會計改革過程中,如果說消除會計標準本身的差異是艱難的,那么,縮小或消除會計估計的差異更艱難。因此,企業(yè)在進行會計估計時,應當充分考慮資產質量、謹慎性、經濟法律環(huán)境、歷史資料和經驗等因素,堅決反對兩種傾向:一是估計不足,另一是估計過剩。
2.努力提高職業(yè)判斷水平。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知道,上市銀行在會計標準方面已基本上與國際慣例相一致,這帶給會計實務工作者較大的職業(yè)判斷空間,如貸款呆賬準備金的計提和現金及現金等價物范圍的確定等,都需要會計人員和注冊會計師具備一定的職業(yè)判斷能力。因此,會計人員和注冊會計師,應當認真學習和領會會計標準的精神實質,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水平。唯有如此,才能正確地運用各項會計政策,合理地判斷各項資產可能發(fā)生的損失,向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真實、完整的會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