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12 15:02 來源:劉國光
這幾年實行積極財政政策的同時,實施了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在配合財政政策方面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按照人民銀行的總結,穩(wěn)健貨幣政策的內容是:適當增加貨幣供應量,加大對經濟發(fā)展的支持力度;通過央行的政策法規(guī)和窗口指導,引導商業(yè)銀行的貸款投向,提高信貸資金的使用效益;加強對銀行的監(jiān)管,促進商業(yè)銀行的制度更新,為有效傳導央行貨幣政策創(chuàng)造條件。
在增加貨幣供應量方面,央行從1998年開始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消了對商業(yè)銀行的貸款限額控制,兩次下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連續(xù)8次下調存貸款利率等。從1998年至2001年全部金融機構各項貸款分別增長15.5%、12.5%、13.9%和11.8%,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有力地支持了積極的財政政策,促進了經濟發(fā)展。
受國際經濟環(huán)境及內需不穩(wěn)定的影響,2001年我國經濟增長率逐步下滑,居民消費品價格指數2000年5月份開始由負轉正持續(xù)16個月保持正增長的局面,2001年9月被打破,同比指數出現負增長,11月12月連續(xù)下降。今年1-2月全國居民消費品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期又下降0.5%.工業(yè)品價格指數和商業(yè)零售價格指數下降時間更長。前幾年隨需求的不足和經濟下滑出現的通貨緊縮趨勢,現在又加重起來,引起人們的關注。有人認為,貨幣政策的“緊縮”是造成這種情況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們認為,要徹底改變這種狀況,有必要改變當前的貨幣政策取向,對實行實質性的“緊縮政策”進行調整,迅速實行“積極的”、“寬松的”,也就是擴張性的貨幣政策。
先看近年來貨幣供應量是不是偏緊。從貨幣供應量M[,1]、M[,0]和金融機構貸款指標看,不能不承認有這種情況。2001年市場現金流通量M[,0]增長7.1%,增幅比2000年4月高峰時回落14.1個百分點,比2000年末回落1.8個百分點,比1997年到2000年年均增長13.6%低了6.5個百分點。今年1月末,市場現金流通量比去年同期又下降17%.2001年狹義貨幣M[,1]增長12.7%,增幅比上年6月高峰時回落11個百分點,比上年末回落3.3個百分點,比1997-2000年年均增長15.5%低了2.8個百分點。今年2月末狹義貨幣M[,1]余額同比增長10.6%,又比去年增幅減低。對貨幣供應量有明顯影響的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受需求減少和信用渠道變化的制約,去年僅增長11.6%,增幅比上年低1.8個百分點。今年2月末,貸款余額增長進一步降為10.6%.貨幣供應量增速偏低,特別是貸款增幅下降,對當年經濟走勢無疑會有相當不利影響。
對于貨幣供應量是否偏緊,也有從其他角度(從M[,2]的角度)來分析的意見。他們認為,我國貨幣供應量和增量已經很多,從1978年到2000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5%,零售物價指數年均增長5.92%,而廣義貨幣供應量M[,2]年均增幅為23%,高于經濟增長和物價上漲率之和。廣義貨幣量與國內生產總值比值呈上升趨勢。M[,2]與GDP之比,1998年為1.31,1999年為1.46,2000年為1.52,其比例之高居世界各國前列。2001年M[,2]增長14.4%,增幅也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所以不存在貨幣供應偏緊的問題。但廣義貨幣中的準貨幣在我國大量是居民暫儲不用的儲蓄存款。我國居民儲蓄率甚高,儲蓄存款余額不斷上升,2001年增長了14.7%,增速比上年末高了6.8個百分點。今年2月末儲蓄存款余額同比增長16%,增幅比上年同期高7.8個百分點。儲蓄存款余額對GDP比例的升高導致M[,2]對GDP比例的升高。但儲蓄存款在我國一般不作為商品勞務交換的媒介,因而其增長也不能確切衡量貨幣供應量的增長。這一觀點也沒有考慮我國貨幣流通速度長期下降的趨勢。事實上,高的并上升的M[,2]對GDP的比率,既包括了通貨膨脹的年代,也包括了通貨緊縮的年代,不能確切反映貨幣供應的短期變動是否合適。
對于目前物價走低的原因,也有論者認為不是貨幣量供應不足,而是經濟結構低水平重復建設,致使大部分商品供過于求。但經過幾年來努力調整,經濟結構問題已有所改善。而同樣的結構,既支持了2000年到2001年將近16個月消費價格指數的正增長,現在又與物價水平的下落相伴隨,這就難以解釋?峙率羌扔薪Y構問題,也有總量問題,即貨幣供應量偏緊的因素。
正是因為存在著貨幣供應量偏緊的問題,央行在宣布今年繼續(xù)實行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時,強調繼續(xù)保持貨幣信貸總量的適度增長,進一步加大對經濟發(fā)展的支持。保持貨幣信貸總量的適度增長,這是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題中本來應有之義。當然,貨幣信貸總量的“適度增長”是一個彈性很大的概念,因為決定貨幣供應量“適度增長率”的因素很多,是很難測算的,只能依靠實物經濟的運行狀況進行分析,主要是依靠物價走勢來判斷。2002年貨幣信貸的預期目標:M[,2]增長13%左右,M[,1]增長13%左右,M[,0]現金投放在1500億元以內,全部金融機構貸款預期增加1.3萬億元。與此相對應,2001年貨幣信貸的預期目標是:M[,2]增長13-14,M[,1]增長15-16%,M[,0]現金投放限制在1500億元以內,全部金融機構貸款預期增加1.395億元左右。2002年與2001年這幾項指標對比,可以看出2002年M[,2]增幅是2001年目標的低線,同時又低于2001年的實際增長水平(14.4%)。2002年M[,1]的增幅比2001年目標下調了2-3個百分點,接近2001年末實際增長水平(12.7%),F金凈投放和貸款預期規(guī)模不變,分別為1500億元和1.3萬億元。但是如果考慮到現金總額和貸款余額規(guī)模在不斷擴大,基數不斷加大,2002年現金投放和貸款的增長率,實際是下降的。國債投資也有這個問題。國債今年1500億元,規(guī)模與上年相等,實際力度下降。如果國際經濟形勢不能迅速改觀,以現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力度,可能不足以支持保持經濟增長不進一步下降。因此看來今年貨幣信貸的目標有點偏緊。考慮到目前通脹率仍處于偏低的狀態(tài),貨幣供應量的目標應適度放寬,或者在執(zhí)行中適當放松。
當前積極擴大貨幣信貸總量,既有可能也有必要。目前銀行資金比較充裕,利率水平比較低,市場物價相對穩(wěn)定,這些都有利于通過增加貨幣信貸總量來支持經濟發(fā)展。從客觀需要來說,有不少地區(qū)、不少行業(yè)、不少企業(yè),對銀行信貸的要求仍很大。要適度放寬對貸款的限制,進一步加大對企業(yè)技術改造、中小企業(yè)及農戶的金融支持力度,調動信貸工作人員營銷貸款的積極性,處理好防范風險與銀行盈利的關系,防止信貸過度萎縮情況的出現。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銀行信貸資金向大企業(yè)、大項目、大行業(yè)等“大戶”集中趨勢不斷加強。信貸資金向“大戶”集中,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大企業(yè)、大項目、大行業(yè)的資金需要,但過分集中到“大戶”的信貸資金,產生的效益并不一定高,造成了資源浪費,助長“大戶”冒險經營超常投資,使信貸資金面臨風險不小。同時,信貸資金大量集中到“大戶”,使中小企業(yè)貸款難的問題更加突出。商業(yè)銀行應轉變觀念,主動深入企業(yè),在防范風險的基礎上,搞好信貸資金的合理分配,促進各種類型企業(yè)業(yè)務的平衡發(fā)展。還應注意的是,金融機構貸款增速減慢,主要集中在國有獨資商業(yè)銀行。股份制商業(yè)銀行的貸款增速和信貸市場份額都在上升。這與國有獨資商業(yè)銀行信貸管理方式落后、貸款營銷觀念不強、信貸激勵機制不健全等有很大關系。國有獨資商業(yè)銀行的改革深化和民間金融機構的發(fā)展,是解決問題的惟一出路。
我認為,適度松動貨幣信貸的供給,在繼續(xù)堅持穩(wěn)健貨幣政策的框架內可以做到,無需改變貨幣政策的取向,實施擴張性的(或“積極的”)貨幣政策。貨幣當局在堅持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時,應向寬松方面使勁,解除貨幣供應量偏緊的情況,以防止經濟增勢繼續(xù)下滑,促進經濟增長。我認為目前我國的貨幣供應總量,也不宜過于放松。一來是我國銀行的不良資產、壞賬近幾年增長速度雖有下降,四家國有獨資商業(yè)銀行的不良貸款率2002年初比2001年初下降3.81個百分點,但目前仍有一萬億多人民幣的壞賬。在信用過分集中于銀行,企業(yè)負債率還較高的情況下,過份擴張貨幣供應,盲目增加貸款,勢必增力口新的壞賬,加大金融風險的壓力。二來是,盡管目前通脹壓力不大,但隨著貨幣信貸投放的加大,易引起物價上漲,要密切關注物價運行狀況,及時采取措施,防止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特別要防范在嚴重的通貨膨脹情況下M2中儲蓄存款變現的沖擊。我過去在一篇文章中說,通貨膨脹率在負二到正二之間,都是可以允許的,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也要把貨幣供應量掌握在這個相應的范圍,只要通脹率向低限移動,就應加大貨幣信貸擴張的力度。隨著通脹率接近上限,就應抑制貨幣信貸的投放力度以保持人民幣幣值的基本穩(wěn)定,支持經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這也是貨幣政策的本來目的。
【對話達人】事務所美女所長講述2017新版企業(yè)所得稅年度申報表中高企與研發(fā)費那些表!
活動時間: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動性質:在線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