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減去費用成本后的差額。
會計利潤是根據會計準則計算的結果。計算的基本方法是,按照實現原則確認企業(yè)在一定會計期內的收入,按照配比原則確定在同一期間內的費用成本,將收入與相關的費用成本相減,即為企業(yè)在這一會計期間的利潤。
會計利潤是根據企業(yè)平時實際發(fā)生的對外交易計算而得的。企業(yè)每發(fā)生一筆對外交易,就加以記錄。每筆經濟業(yè)務在記錄時都涉及定時和計價的問題,主要問題是如何將某一特定期間的費用成本與有關收入進行恰當配比,以鴿時計算利潤。企業(yè)在計算會計利潤時,要運用諸如應計原則、實現原則、配比原則等會計基本原則。按照這些基本原則計算而得的會計利潤,可以反映出多種會計信息,如銷售收入、費用成本、銷售利潤、營業(yè)利潤等信息,這些信息對于評價企業(yè) 的經營業(yè)績,預測企業(yè)未來的損益,都有較大的幫助。有鑒于此,除非面臨大幅度的個別或一般物價水準變動,各國會計普遍采用會計利潤概念,我國也是如此。
會計利潤也存在著缺陷。由于會計利潤在其計算過程運用了大量的估計和判斷,例如,固定資產折舊就需要根據有關資料估計和判斷其使用年限;再如應收賬款的壞賬費用,也需要根據客戶的信用情況作出估計和判斷等,這使得計算出的會計利潤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觀估計和判斷的結果。又由于會計利潤在其計算過程中可以采用多種會計準則均允許的會計方法,如存貨的計價可以采用先進先出法,也可以采用后進先出法;固定資產的折舊可以采用直線法,也可以采用加速折舊法等,這使得計算出的會計利潤更帶有人為的色彩。對于會計利潤的上述缺陷,一般認為可以通過完善會計準則等辦法加以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