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黑河 “五化”管理提升城市品位
每天早晨都到黑龍江公園跑步的黑河市民王小彬感嘆地說,近些年,黑河城市面貌確實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城市干凈了,夜晚亮堂了,路面整潔了。
據(jù)黑河城市城管執(zhí)法局局長屈樹廣介紹,近年來,黑河市從管護方式、規(guī)章制度、精細管理、以人為本、全民參與等五個方面創(chuàng)新城市管理機制,實現(xiàn)了城市管理市場化、規(guī)范化、精細化、人性化、群眾化等“五化”管理,城市品位和城市管理水平大大提升。全局1270名干部職工都固定在街路、廣場、綠地、工地等崗位上,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到人頭,事事有人抓、處處有人管,全面發(fā)動、全員參與、全時段參與,抓實、抓靠、抓出成效。環(huán)衛(wèi)工作全面實行街路“三級保潔”管理模式,推行“早五晚九”16小時保潔制和主要街道垃圾40分鐘清除制,不放過一個煙頭,一張紙屑。
為抓好城市管理,黑河市采取內部承包與外部競標的方式,把道路養(yǎng)護、路燈管護、城市綠化管養(yǎng)、生活垃圾清運、街路清掃保潔、公廁管護等納入市場化管理,原來預計需要投入管護資金1265萬元,通過競標實際支出1184萬元,不僅降低了管理成本,管理質量也有很大提高,市政設施養(yǎng)護進度和質量均好于往年。過去市區(qū)16條街路兩側和龍濱公園的綠化養(yǎng)護費用,每年支出都在22萬元左右,沒有成活的草木無法及時補植。以競標方式發(fā)包后,該路段實施綠化補植、養(yǎng)護一條龍管理,每年僅需支付費用18.9萬元。
黑河市制定出臺了《關于開展城市精細化管理活動的意見》、《城區(qū)精細化管理標準指標體系》,明確了19個方面、356項管理內容的質量標準,把管理對象細化到每一段路、每一片綠地、每一棟樓,做到了包括路緣石歪斜、人行步道板缺失、煙頭落地等都有人負責。
黑河市還廣泛發(fā)動群眾,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來管理好城市。去年他們開展了省級衛(wèi)生城和全國優(yōu)秀旅游城創(chuàng)建活動,與市區(qū)沿街4000余家商家、單位簽訂了互相承諾、雙向互動的門前“五包六保”責任書,架起城管與群眾溝通的橋梁,形成了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協(xié)作、互相配合的局面。
不斷加大城市亮化工程投入,城市入夜景觀得到極大改善,每當夜幕降臨,華燈齊放,美麗清新的黑龍江公園流光溢彩,光彩奪目,成為市民文化活動和健身活動的好去處。
加大市政基礎設施投入,建設、改造了龍江路、鐵路街等市區(qū)道路,更新了環(huán)城南路人行步道,完成了中央步行街和世紀廣場的改造;對老城區(qū)舊樓房外立面進行粉刷,新建了生活垃圾、醫(yī)療廢物和污水處理廠。
城市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后,黑河市跳出了“年年綠化不見綠”的怪圈,管理質量大幅提高。截至目前,市區(qū)各類綠地面積已達430公頃,其中公共綠地239公頃。完成綠化道路24條,公園面積63.76公頃,現(xiàn)有樹木26.85萬棵,草坪45.23萬平方米,苗木成活率達90%以上,基本實現(xiàn)了道路兩側綠化,街頭綠地美化,公園綠化彩化的目標。綠化三大指標穩(wěn)步提升,市區(qū)綠化覆蓋率達到25.9% ,綠地率22.9% ,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7.46平方米。
上一篇: 黑龍江省城鎮(zhèn)投資三大問題
下一篇: 黑龍江省地方工業(yè)成為重要拉動力量
初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tài)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資產評估師 | 指南 | 動態(tài) | 大綱 | 試題 | 復習 |
中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tài)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高級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tài) | 試題 | 評審 | 復習 |
注冊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tài)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會計基礎知識 | 指南 | 動態(tài)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
稅務師 | 指南 | 動態(tài) | 查分 | 大綱 | 復習 | ACCA考試 | 指南 | 動態(tài)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