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緣由
張家?guī)X被“雙規(guī)”,意味著新中國摩托車發(fā)展史上的一代“梟雄”最終落幕,相對他登頂時的迅捷,市場更詫異他的隕落速度。張家?guī)X是經濟轉軌期,上市公司治理機制不完善、決策機制不健全的又一個悲劇
悲情指數:* * *
“踏上輕騎,馬到成功”,“瀟灑木蘭,伴你一生”,與這兩句朗朗上口的廣告詞一道,濟南輕騎集團董事長張家?guī)X曾經紅極一時。頗為戲謔的是,張家?guī)X在輕騎上并沒有馬到成功,年過花甲而身陷牢獄的凄涼晚景也難言瀟灑。
張家?guī)X案涉及十多年前的一筆信用證貸款。1995年至1997年,輕騎集團及其子公司輕騎股份、濟南輕騎外貿公司曾在中國銀行濟南分行開具買方信用證,由中國銀行向輕騎指定的海外交易方墊付了折合人民幣10多億元的款項。這些款項大部分至今未還,輕騎集團則涉嫌虛構貿易背景而獲得信用證。
主事輕騎集團的最后四年里,張家?guī)X已經遠離公司的決策,董事長職務也不過是用來安撫員工的虛職,其工作內容是解決善后事宜,為重組方入主輕騎提供便利。如果不是這樁新發(fā)現的信用證貸款案,張家?guī)X將平穩(wěn)淡出,安度晚年。盡管張家?guī)X惡性擴張給山東省政府帶來了無盡的負擔。
主導輕騎二十三年,張家?guī)X的命運有如輕騎的發(fā)展軌跡:呈一條拋物線狀,從谷底攀至巔峰后,加速墜入深淵。
1984年,張家?guī)X從濟南縫紉機廠調任濟南輕騎摩托車總廠,引領輕騎在產品短缺時代完成了原始積累;在中國證券市場剛剛起步時,運作濟南輕騎成功上市。1997年6月,濟南輕騎又發(fā)行了B股。當年,公司主營業(yè)務收入達到33億元,凈利潤4.7億元,連續(xù)三年成為全國摩托車行業(yè)的霸主。從股市募得資金后,輕騎集團先后在廣東、海南、上海等地興建摩托車廠,并控制了瓊海藥和新大洲兩家上市公司。
輕騎集團達到商業(yè)頂峰的同時,也是張家?guī)X沒落的開始。1999年11月,輕騎集團因違規(guī)炒作旗下上市公司股票被證監(jiān)會罰款1億元,從此一蹶不振。瓊海藥和新大洲在輕騎入主后連年虧損,張家?guī)X也只能忍痛出售。
相對于登頂時的迅捷,輕騎覆滅之路更是急如星火。淪落至今,輕騎窟窿超過40億元,子公司關閉的關閉,改制的改制,早已支離破碎。
輕騎集團占用上市公司募集資金惡性擴張得惡果,張家?guī)X難辭其咎。
本刊點評
二十多年來,張家?guī)X一直是輕騎集團的核心人物。輕騎的資產一度從2000萬增長到150億元,從一家地方小廠成長為一個跨地域、跨行業(yè)的“摩托王國”,張家?guī)X可謂居功至偉。在新中國摩托車發(fā)展歷史上,張家?guī)X也是值得濃墨重彩去書寫的一個里程碑式的人物。
然而,“其興也勃,其亡也忽”。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上市公司董事長職責一肩挑的張家?guī)X,儼然就是輕騎的“國王”。處在心智上升期的“國王”的確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也抵不上“國王”捅出的大窟窿。
市場不信任“人治”,即便實現了資產規(guī)模的急劇膨脹,輕騎集團也沒有孕育出現代企業(yè)制度和公司治理機制。大股東與上市公司在人、財、物上三不分,張家?guī)X一人說了算,上市公司董事會、監(jiān)事會形同虛設。于是,輕騎集團占用上市公司資金惡性擴張,最終導致企業(yè)全面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