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網上期刊>期刊名稱>期刊內容> 正文

五谷道場的榮與衰

2008-3-13 13:57 《新財經》·鄧 熙 【 】【打印】【我要糾錯

  企業(yè)領導人王中旺大干快上的冒進心態(tài),成就了五谷道場一飛沖天的輝煌,也鑄就了五谷道場猝死的落寞房山生產廠房被法院查封;

  房山基地公司賬號僅剩75元;員工離職討薪;與經銷商矛盾交集……這一連串事件的主角正是五谷道場。曾在方便面行業(yè)以“非油炸”概念殺出重圍的五谷道場,眼下因資金鏈斷裂正處于風雨飄搖之中。

  也許中旺集團董事長王中旺本人也會發(fā)出世事無常的感慨。危機發(fā)生前,五谷道場一直單兵突進,攪得康師傅、統(tǒng)一和華龍等方便面行業(yè)大佬心神不寧。此番王中旺跌跤,無疑給他們卸下了很大的壓力。

  對五谷道場的成敗進行追溯,我們不難發(fā)現,這又是一個強權公司創(chuàng)始人急于求成,因資金鏈斷裂而崩潰的典型案例。

  輝煌已經成往事

  五谷道場是中旺集團旗下的方便面品牌,憑借“非油炸”的概念,五谷道場一炮打紅。

  或許連王中旺自己也沒有料到 “五谷道場”的攪局會如此洶涌!正值油炸食品致癌風波方興未艾之機,五谷道場高調倡導“非油炸”概念。2005年11月,幾乎一夜之間,陳寶國代言的五谷道場的廣告充斥了主流電視和平面媒體,“拒絕油炸,留住健康”的廣告語,一下子將五谷道場放在了與康師傅、統(tǒng)一平起平坐的地位。“攪局者”的“非油炸”概念攪得這些“大佬”頗不是滋味。

  數家國內知名方便面企業(yè)聯名向中國食品科技學會面制品分會聲討五谷道場,認為五谷道場的廣告“指責油炸方便面有害人體健康,明顯地誤導消費者,已經屬于不正當競爭的行為范疇”。這恰恰使五谷道場更加高頻次地出現在各大報刊、網絡、電視等媒體上。短短六個月,五谷道場的名字已經比王中旺以往任何一個品牌都要響亮,銷售隊伍也迅速擴張至2000多人。

  王中旺對公司管理團隊發(fā)出“只計成功,不計成本”的進軍令:2005年11月,五谷道場在全國12個中心城市集中上市,僅僅四個月后,又迅速在全國遍地開花:國內分公司達38個,辦事處達到80家。等著拉貨的大型貨車,在各地的生產車間前排起了長龍。

  憑借強大的廣告攻勢,五谷道場上市當月即獲得600萬元的銷售額,之后一路猛增,2006年上半年的銷售額超過了3億元。在2006年3、4月間,很多經銷商找到區(qū)域經理要求代理五谷道場,北京基地難以供應全國。這次斷貨膨脹了中旺集團董事長王中旺的雄心,他認為非油炸方便面市場容量巨大,便在北京基地繼續(xù)增建生產線。

  在國內某知名媒體發(fā)布的2006年中國成長百強企業(yè)中,五谷道場控股母公司中旺集團以2003.27%的成長速度高居冠軍。隨著五谷道場的迅速躥升,王中旺也水漲船高,成為明星企業(yè)家。

  五谷道場呈現在眾人面前的是一片生機盎然之相。事實上,在2006年4月前后,五谷道場的資金問題已悄然而至,表面的風光并不能掩蓋暗藏的危機。

  2006年,五谷道場在宣傳推廣上的花費超過5000萬元,這對本來就家底不厚的中旺集團來說已經是不小的開支。截至2006年6月,中旺集團在五谷道場項目上總共投資4.7億元,但只產生了3億元的現金流入,這使得五谷道場的現金流一再吃緊。

  因資金鏈斷裂而淪陷

  2007年年底,因欠下供貨商近1000萬元貨款和銀行4000多萬元貸款,五谷道場處在了公開輿論的風口浪尖。房山基地停產后,為了解決華北、東北一帶的斷貨問題,五谷道場只能從江西、廣東等地調貨。記者走訪北京沃爾瑪、家樂福等大賣場時,發(fā)現已難覓五谷道場蹤影,超市人員告訴記者,已在半年前停止進貨。

  一位五谷道場的經銷商告訴記者,從2006年底以來五谷道場就不正常,過去三天之內就能給貨,現在打過錢去一兩個月都不見貨。記者了解到,從2006年下半年到現在,上海、江西、浙江、河南等不少地區(qū)的經銷商都有貨款被占用的現象。

  “這次危機主要是由北京生產基地因華夏銀行一筆數千萬的貸款逾期,被法院查封引起的。”五谷道場總裁助理吳志學表示。

  五谷道場為何會突然淪陷呢?王中旺做出了這樣的解釋:“我們在產能、品牌上投入巨大,造成資金周轉困難,五谷道場現在最缺的就是錢!睜I銷專家王利鋒也認為:冒進擴張是導致其資金鏈斷裂的主要原因。

  2006年底,銀行貸款開始集中到期,欠薪的消息接踵而至,一位從五谷道場離職的員工告訴記者:“2006年11月至今我沒有領到一分錢工資,五谷道場又開始拖欠供應商的購貨款!

  為了節(jié)省成本,中旺集團采取與當地合作的辦法,陸續(xù)建立了廣東、江西、四川、吉林、陜西、湖北和山東7個生產基地。而資金短缺就像是瀕臨繃斷的弦,引爆五谷道場的“引信”已經滋滋作響,而中旺集團卻渾然不覺,仍在疾兵突進。2007年底,當上海黃浦區(qū)法院為解決欠薪訴訟趕赴北京五谷道場總部執(zhí)行資產查封時,五谷道場的賬面資金僅剩下75元。

  由于對“非油炸”市場過于看好,王中旺本人冒進的性格讓他最終吃了苦頭。五谷道場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王中旺認為統(tǒng)一、康師傅也會上“非油炸”,因此希望及早建立基地,以阻擊對方。

  除了大規(guī)模建基地外,王中旺還試圖開辟海外市場,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注冊了商標,并成立了海外事業(yè)部,但產品一直也沒有形成出口。

  “盡管已經過近三十年發(fā)展,日本非油炸方便面在整個方便面市場中的份額也只有20%左右,王中旺欲在短期內攻下方便面60%的市場份額,過于冒進。”天津市經濟發(fā)展研究所企業(yè)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孫延海表示。

  拒絕他人伸出的援手

  從名不見經傳到鼎盛輝煌,再到危機重重,經歷完“過山車”的輪回,五谷道場僅用了短短三年的時間。

  在中旺集團發(fā)家的河北邢臺市隆堯縣,記者看到這樣一副冰火兩重天的場景:相距不到500米的兩家工廠,華龍大門外,等待拉貨的重型卡車排起了長龍,而中旺集團的大片廠房卻是一片蕭條。在生產基地被查封的同時,五谷道場在北京市中心的富頓大廈9層的中旺集團總部,也遭到了法院的查封。

  北京房山基地現在情況更糟。里面冷冷清清,基地目前只保留了一條生產線,但生產的不是五谷道場,而是中旺集團油炸方便面品牌“中旺面館”。與廠房相隔一條馬路的辦公區(qū),不少辦公室已經被貼上了北京市一中院的封條。

  當五谷道場背負一身債務、陷入危機的時候,一些專家建議王中旺與康師傅、統(tǒng)一等大型方便面生產商合作,來化解這場經濟危機。記者也獲知,康師傅、統(tǒng)一曾向五谷道場“示好”,方便粉絲老大白家粉絲也向五谷道場伸出了橄欖枝。

  “五谷道場的悲劇,其實也正是王中旺的個人悲劇!睜I銷專家王利鋒告訴記者。五谷道場從出現資金困難到最后崩盤歷經一年,雖然期間接觸了多家方便面企業(yè)和投資公司,但最終無一談成,這與王中旺冒進、偏執(zhí)的個人風格不無關系。

  王中旺曾經表示,決不允許方便面行業(yè)內資本參與到對自身股份的競購中。康師傅集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透露,王中旺一直堅決拒絕五谷道場與同行進行任何形式的合作。以王中旺的性格,他決不愿看到自己一手做起來的品牌最后落入競爭對手的囊中,哪怕僅僅是與競爭對手分享。

  對于當下的五谷道場與王中旺,一位業(yè)內人士如是評價:“要想解除五谷道場現在的困境,只有讓某個企業(yè)全資收購。否則,很難有人接手五谷道場的爛攤子。但以王中旺的個人性格來說,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一位曾任職于五谷道場的高層管理人士稱,2006年4、5月份,康師傅表示愿意出資5億元收購五谷道場,但王中旺提出要做大股東等要求,此事沒有下文。

  前不久,就在剛剛宣布收購華龍日清之后,統(tǒng)一又將目光投向五谷道場。臺灣統(tǒng)一企業(yè)執(zhí)行副總經理羅智先、統(tǒng)一總部投資部門負責人劉宗宜和統(tǒng)一北京公司總經理李文杰,不久前秘密接觸王中旺商談與五谷道場合作事宜,卻遭到了拒絕。

  五谷道場資金出現問題后,王中旺曾多次引資。據五谷道場員工透露,2006年年中,公司高層透露消息說,中信集團旗下的風險投資基金有意向進入,但后來卻沒有下文。業(yè)內人士稱,由于中旺集團債務巨大,且利潤偏低,使得國際投資人一直不敢輕易伸手。2006年底,王中旺曾聲稱正在與多家風險投資商談融資,并準備海外上市。

  自救之路充滿懸疑

  1月20日,在北京朝陽區(qū)勁松橋東側的富頓中心9層北京五谷道場總部,一場秘密會議正在舉行。王中旺與會,緊急部署兩項工作:化解此次輿論危機;組織各地經銷商與公司一道實施自救,共渡難關。

  “在方便面行業(yè),多數低檔產品都在虧損之中,去年以來,有關原料都在漲價。中旺的其他低檔產品,如三太子能不虧損就好了。”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雖然王中旺名下尚有不少企業(yè),但這些企業(yè)仍在發(fā)展之中,尚沒有能力對中旺集團進行補血。

  吳志學告訴記者,當前主要是希望經銷商對中旺集團施以援手。其核心措施有二:首先,通過以新款帶動舊款的方式解決經銷商債務問題,即在拖欠經銷商原貨款的基礎上,經銷商再支付20%的貨款,五谷道場再以分批發(fā)貨的方式向經銷商恢復供貨;第二,通過讓利,在全國扶持一批具有資金實力的大經銷商(大客戶),發(fā)動他們預先向五谷道場墊付貨款,幫助公司啟動生產。

  吳志學稱公司對這次經銷商自救行動充滿信心,就是因為直到今天,似乎大家都還一致認為:“五谷道場確實是個好產品”,對這一基本判斷仍然深信不疑。

  據悉,王中旺也出面做一些大經銷商的工作,目前已經初見成效。在安徽,已經有經銷商開始陸續(xù)往辦事處匯款,參與自救行動。中旺集團公共事業(yè)部經理王嘉涵稱,公司正在和銀行、經銷商、供應商和員工協調,盡可能解決去年9月以來的一部分問題,但這仍需時間。

  “五谷道場當前面臨的資金壓力并不是來自于經銷商,而是銀行!彼拇ò准曳劢z常務副總裁盛家武表示。在五谷道場爆出財務危機后,白家粉絲通過公開媒體向王中旺表達了收購五谷道場的意愿。五谷道場所欠經銷商的貨款,可能加起來也就1000多萬元,絕大部分欠款是銀行貸款,其中已經到期的達到了3000多萬元,而全部的銀行貸款,則可能達四五億元之多!斑@筆巨額債務,如果不依靠外部施以援手,僅靠組織經銷商自救,談何容易!碑斢浾呦蚴⒓椅鋯栐兪召徫骞鹊缊鲞M程時,盛家武表示已經遭到王中旺的拒絕。

  “五谷道場計劃對產品做一次大的提價,現在提價方案已做出來,計劃盡快實施!眳侵緦W表示,“這是企業(yè)自救的又一個重要步驟!

  但是,記者注意到,2007年的下半年五谷道場也曾經對部分經銷商進行了提價。不過,提高價格的后果,就是市場上的銷售量出現了明顯的下降,經銷商們的意見很大。

  一位上海的經銷商認為:“五谷道場可能有點過分相信自己的品牌號召力了,提高價格可能導致僅存的市場出現萎縮,效果如何仍然有待觀察”。

  “現在的關鍵是五谷道場幾乎已經沒有資產可供抵押,一旦銀行不同意貸款延期償還,就只有申請法院強制拍賣五谷道場商標。到那時,五谷道場花落誰手,就不是王中旺個人能控制的了!痹摻涗N商人士對五谷道場表現出擔憂。

  營銷專家李志起則對王中旺蓋棺論定:“五谷道場項目失敗已無法挽回。王中旺的最好辦法,就是先把五谷道場賣出去,哪怕將來再花大價錢買回來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