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guī)庫

轉發(fā)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fā)《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代扣代繳管理辦法》的通知

京地稅營[1998]340號

頒布時間:1998-07-31 00:00:00.000 發(fā)文單位:北京市地方稅務局

各區(qū)、縣地方稅務局、各分局:

  現(xiàn)將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fā)《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代扣代繳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的通知(國稅發(fā)[1998]49號)轉發(fā)給你們,并結合本市實際情況補充規(guī)定如下:

  1、我市資源稅的納稅地點仍繼續(xù)執(zhí)行“資源稅在開采地納稅”的原則(即屬地征收的原則)。對于獨立礦山、聯(lián)合企業(yè)以及其他單位收購資源稅未稅礦產品的應按照《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執(zhí)行。各區(qū)、縣已實行代扣、代繳及委托代征資源稅辦法的單位仍可按原規(guī)定執(zhí)行。

  2、《管理辦法》第十三條中“主管稅務機關按照規(guī)定提取并向扣繳義務人支付手續(xù)費”標準,我市按照《關于調整資源稅征稅范圍和入庫級次等問題的通知》(京財稅[1997]8號)文件規(guī)定執(zhí)行,即對代扣代繳資源稅的代扣代繳義務人的手續(xù)費按5%提取。

  3、各區(qū)縣地方稅務局應根據(jù)納稅人的實際納稅情況,認真核實并開據(jù)甲、乙兩種證明,同時加強對代扣代繳義務人的監(jiān)督、管理和日常檢查工作。

  4、請各區(qū)縣地方稅務局將上述政策執(zhí)行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時反饋市局。

  一九九八年七月三十一日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fā)《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代扣代繳管理辦法》的通知

國稅發(fā)[1998]49號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地方稅務局:

  現(xiàn)將《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代扣代繳管理辦法》印發(fā)給你們,請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及實施細則貫徹執(zhí)行。在執(zhí)行中有何問題,請及時向總局報告。

  一九九八年四月十五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代扣代繳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了進一步加強對資源稅的征收管理,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簡稱《稅收征管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以下簡稱《資源稅條例》)等有關規(guī)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收購資源稅未稅礦產品的獨立礦山、聯(lián)合企業(yè)以及其他單位為資源稅代扣代繳義務人(以下簡稱扣繳義務人)。

  扣繳義務人應當主動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辦理代扣代繳義務人的有關手續(xù)。主管稅務機關經審核批準后,發(fā)給扣繳義務人代扣代繳稅款憑證及報告表。①

  第三條 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本辦法的規(guī)定履行代扣代繳資源稅義務??劾U義務人在履行其法定義務時,有關單位和個人應予支持、協(xié)助,不得干預、阻撓。

  第四條 扣繳義務人履行代扣代繳的適用范圍是:收購的除原油、天然氣、煤炭以外的資源稅未稅礦產品。

  第五條 本辦法第四條所稱“未稅礦產品”是指資源稅納稅人在銷售其礦產品時不能向扣繳義務人提供“資源稅管理證明”的礦產品。

  第六條 “資源稅管理證明”是證明銷售的礦產品已繳納資源稅或已向當?shù)囟悇諜C關辦理納稅申報的有效憑證?!百Y源稅管理證明”分為甲、乙兩種證明(式樣附后),由當?shù)刂鞴芏悇諜C關開具。

  資源稅管理甲種證明適用生產規(guī)模較大、財務制度比較健全、有比較固定的購銷關系、能夠依法申報繳納資源稅的納稅人,是一次開具在一定期限內多次使用有效的證明。

  資源稅管理乙種證明適用個體、小型采礦銷售企業(yè)等零散資源稅納稅人,是根據(jù)銷售數(shù)量多次開具一次使用有效的證明。

  “資源稅管理證明”由國家稅務總局統(tǒng)一制定,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地方稅務局印制。

  “資源稅管理證明”可以跨省、區(qū)、市使用。為防止偽造,“資源稅管理證明”須與納稅人的稅務登記證副本一同使用。

  第七條 凡開采銷售本辦法規(guī)定范圍內的應稅礦產品的單位和個人,在銷售其礦產品時,應當向當?shù)刂鞴芏悇諜C關申請開具“資源稅管理證明”,作為銷售礦產品已申報納稅免予扣繳稅款的依據(jù)。購貨方(扣繳義務人)在收購礦產品時,應主動向銷售方(納稅人)索要“資源稅管理證明”,扣繳義務人據(jù)此不代扣資源稅。凡銷售方不能提供“資源稅管理甲種證明”的或超出“資源稅管理乙種證明”注明的銷售數(shù)量部分,一律視同未稅礦產品,由扣繳義務人依法代扣代繳資源稅,并向納稅人開具代扣代繳稅款憑證。

  扣繳義務人應按主管稅務機關的要求妥善整理和保管收取的“資源稅管理證明”,以備稅務機關核查。納稅人領取的“資源稅管理證明”,不得轉借他人使用,遺失不補。

  第八條 扣繳義務人代扣代繳資源稅適用的單位稅額按如下規(guī)定執(zhí)行:

  (一)獨立礦山、聯(lián)合企業(yè)收購與本單位礦種相同的未稅礦產品,按照本單位相同礦種應稅產品的單位稅額,依據(jù)收購數(shù)量代扣代繳資源稅。

 ?。ǘ┆毩⒌V山、聯(lián)合企業(yè)收購與本單位礦種不同的未稅礦產品,以及其他收購單位收購的未稅礦產品,按照收購地相應礦種規(guī)定的單位稅額,依據(jù)收購數(shù)量代扣代繳資源稅。

  (三)收購地沒有相同品種礦產品的,按收購地主管稅務機關核定的單位稅額,依據(jù)收購數(shù)量代扣代繳資源稅。

  第九條 扣繳義務人代扣代繳資源稅的計算公式為:

  代扣代繳的資源稅額=收購未稅礦產品數(shù)量×適用單位稅額。

  第十條 扣繳義務人代扣代繳資源稅義務發(fā)生時間為扣繳義務人支付貨款的當天。

  第十一條 扣繳義務人代扣代繳資源稅的地點為應稅未稅礦產品的收購地。

  第十二條 扣繳義務人代扣資源稅稅款的解繳期限為1日、3日、5 日、10日、15日或者1個月。具體解繳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jù)實際情況核定。

  扣繳義務人應在主管稅務機關規(guī)定的時間內解繳其代扣的資源稅款,并報送代扣代繳等有關報表。

  第十三條 主管稅務機關按照規(guī)定提取并向扣繳義務人支付手續(xù)費。

  第十四條 扣繳義務人代扣代繳資源稅時,要建立代扣代繳稅款帳簿,序時登記資源稅代扣、代繳稅款報告表。

  第十五條 扣繳義務人依法履行代扣稅款義務時,納稅人不得拒絕。納稅人拒絕的,扣繳義務人應當及時報告主管稅務機關處理。否則,納稅人應繳納的稅款由扣繳義務人負擔。

  第十六條 扣繳義務人必須依法接受稅務機關檢查如實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不得拒絕或隱瞞。

  第十七條 扣繳義務人發(fā)生下列行為之一者,按《稅收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處理:

 ?。ㄒ唬鄱创刍蛏俅圪Y源稅款;

 ?。ǘ┎焕U或少繳已扣稅款;

 ?。ㄈ┪窗匆?guī)定期限解繳稅款;

 ?。ㄋ模┪窗匆?guī)定設置、保管有關資源稅代扣代繳帳簿、憑證、報表及有關資料;

  (五)轉借、涂改、損毀、造假、不按照規(guī)定使用“資源稅管理證明”的行為;

 ?。┢渌`反稅收規(guī)定的行為。

  第十八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依照有關稅收法律、法規(guī)執(zhí)行。

  第十九條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地方稅務局可根據(jù)本辦法和當?shù)貙嶋H情況制定具體實施辦法。

  第二十條 本辦法由國家稅務總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一條 本辦法自1998年7月1日起執(zhí)行。

  資源稅管理甲種證明

  ×××地方稅務局 資稅證字NO.

  ×××購貨單位:

  我?。ㄗ灾螀^(qū)、直轄市)×××市(地區(qū)、州、盟)×××縣(旗、區(qū))×××單位,稅務登記號為×××,其開采銷售的礦產品應納的資源稅由該單位自行在我局申報繳納,在此證明有效期限內,請對其銷售的礦產品不要代扣代繳資源稅。

  特此證明。

  銷售單位(章) 主管稅務機關(章)

  經手人: 年 月 日 經辦人: 年 月 日

  此證明有效期限(限一年):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說明:

  1.本證明供生產規(guī)模較大、財務制度比較健全、有比較固定的購銷關系、能夠依法申報繳納資源稅的納稅人使用。銷售資源稅應稅礦產品的納稅人在此證明的有效期限內銷售時向購貨方出具此證明的第二聯(lián),購貨方據(jù)此均不代扣代繳其資源稅。

  2.本證明一式三聯(lián),各聯(lián)用途和顏色為:

  第一聯(lián)(存根),稅務機關留存(白紙黑油墨);

  第二聯(lián)(證明),由納稅人交購貨單位作為視同完稅、不代扣資源稅的證明(白紙紅油墨);

  第三聯(lián)(備查),納稅人留存?zhèn)洳椋ò准埶{油墨)。

  3.本證明的邊緣尺寸規(guī)格為13.06cm×18.15cm(此尺寸是按787mm×1092mm規(guī)格的平板紙計算的,即787mm÷6張=131.1mm/張,1092mm÷6張=182mm/張,每張票留0.5mm的紙張裁切偏差,則本證明的邊緣尺寸為13.06Cm×18.15cm)。

  資源稅管理乙種證明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