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資料:某公司生產(chǎn)A產(chǎn)品采用先進先出法計價,有關(guān)成本資料如下:單位產(chǎn)品直接材料20元單位產(chǎn)品直接人工10元單位變動制造費用5元月固定制造費用18000元月變動銷售及管理費用2元月固定銷售及管理費用2000元1—3月份的生產(chǎn)量分別為5000件、6000件、4000件,銷售量均為5000件,產(chǎn)品售價為60元,要求:(1)分別計算完全成本法和變動成本法下的稅前利潤。(2)1-3月份運用兩種成本法計算的稅前利潤是否相同?若不同,分析產(chǎn)生差異的原因。(3)在兩種成本法下分別計算1-3月份的利

84785034| 提問時間:2022 10/03 09:43
溫馨提示:如果以上題目與您遇到的情況不符,可直接提問,隨時問隨時答
速問速答
曉詩老師
金牌答疑老師
職稱:稅務(wù)師,中級會計師,注冊會計師
同學你好 第一個月生產(chǎn)的單位成本=35+18000/5000=38.6稅前利潤=60*5000-38.6*5000-2*5000-2000=95000 第二個月生產(chǎn)的單位成本=35+18000/6000=38稅前利潤=60*5000-38*5000-5000*2-2000=98000 第三個月生產(chǎn)的單位成本=35+18000/4000=39.5稅前利潤=60*5000-39.5*5000-5000*2-2000=90500 變動成本法第一個月稅前利潤=5000*35-18000-2*5000-2000=145000 第二個月稅前利潤=5000*35-18000-2*5000-2000=145000 第三個月稅前利潤=5000*35-18000-2*5000-2000=145000 ?差異原因是完全成本法把固定制造費用計入產(chǎn)品單位成本中去,月末庫存金額里含有部分固定制造費用,所以完成成本法營業(yè)利潤比變動成本法利潤高
2022 10/03 11:11
描述你的問題,直接向老師提問
0/400
      提交問題

      相關(guān)問答

      查看更多

      最新回答

      查看更多

      您有一張限時會員卡待領(lǐng)取

      00:10:00

      免費領(lǐng)取
      Hi,您好,我是基于人工智能技術(shù)的智能答疑助手,如果有什么問題可以直接問我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