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審計給出的:收入確認原則:公司的商品銷售在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已轉移給購貨方,公司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xù)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實施控制,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yè),并且與銷售該商品相關的收入和成本能夠可靠的計量時,確認收入的實現。公司讓渡資產使用權取得的利息收入和使用費收入,在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yè),且收入的金額能夠可靠的計量時,確認收入的實現。 我們實際是發(fā)出商品就確認收貨了,就是不開票,但是系統(tǒng)做了出庫單當月就會確認收入,跟審計表達的意思一致嗎?
溫馨提示:如果以上題目與您遇到的情況不符,可直接提問,隨時問隨時答
速問速答審計給出的收入確認原則主要強調了幾個關鍵點:商品所有權的風險和報酬轉移、無繼續(xù)管理權和控制權、經濟利益流入的可能性以及收入和成本的可靠計量。這些原則通常用于確保收入確認的準確性和合規(guī)性。
在您提到的情況下,公司是在發(fā)出商品時就確認了收貨,并且系統(tǒng)會根據出庫單在當月確認收入。這種做法看似與審計提到的原則有所關聯,即商品所有權的風險和報酬可能已經轉移給購貨方,因為商品已經發(fā)出。然而,是否完全符合審計的收入確認原則還需要進一步分析:
風險和報酬轉移:發(fā)出商品可能意味著商品所有權的風險和報酬已經轉移,但這也取決于具體的合同條款和商業(yè)實踐。
繼續(xù)管理權和控制權:公司需要確保沒有保留與所有權相關的繼續(xù)管理權和控制權。
經濟利益流入的可能性:盡管商品已經發(fā)出,但公司還需要評估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是否真的很可能流入企業(yè)。這通常涉及到對購貨方的信用評估、歷史支付記錄等因素的考慮。
收入和成本的可靠計量:公司需要確保與銷售該商品相關的收入和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這涉及到對銷售價格、成本、退貨率等因素的準確估計和記錄。
如果公司在發(fā)出商品時,上述所有條件都得到了滿足,那么當月根據出庫單確認收入的做法可能與審計表達的意思一致。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僅僅因為商品已經發(fā)出并不足以自動確認收入,還需要滿足上述所有條件。
2024 04/19 10:23
閱讀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