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財稅實務 高薪就業(yè) 學歷教育
APP下載
APP下載新用戶掃碼下載
立享專屬優(yōu)惠

安卓版本:8.7.70 蘋果版本:8.7.70

開發(fā)者: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線:點擊下載>

2014年中級經(jīng)濟師考試人力資源專業(yè)精講:績效反饋面談

來源: 正保會計網(wǎng)校 編輯: 2014/03/11 14:32:36  字體:

選課中心

書課題助力備考

選課中心

備考交流群

速來尋找學習搭子

備考交流群

資料專區(qū)

硬核干貨等你來

資料專區(qū)

免費題庫

海量好題免費做

免費題庫

2014年中級經(jīng)濟師考試備考開始啦,網(wǎng)校經(jīng)濟師頻道特別整理了中級經(jīng)濟師考試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教材的重點考點,希望提前掌握,以備迎接2014年中級經(jīng)濟師考試!

  一、績效反饋面談

  (一)績效反饋面談的目的及作用

  1.績效反饋面談的目的

  (1)向員工反饋績效考核結果。告知員工在本績效周期內(nèi)的業(yè)績是否達到既定目標、行為態(tài)度是否符合預定標準。

  (2)向員工傳遞組織遠景目標。將工作目標和組織的遠景結合起來。

  (3)弄清員工績效不合格的原因??冃Ч芾淼哪康氖歉倪M績效,不是簡單獎懲。所以管理者和員工共同分析造成績效不合格的原因最為重要。

  (4)為下一個績效周期工作的展開做好準備。所以不僅找到改進績效的方法,還要將改進計劃落實到新的績效合約中,敦促員工提升績效水平。

  2.績效反饋面談的作用

  (1)它為評價者與被評價者提供了溝通的平臺,使考核公開化。

  (2)它能夠使員工客觀地了解自己工作中的不足,有利于改善績效。

  (3)績效反饋可以通過主管人員和員工的真誠溝通,消除組織目標與個人目標之間的沖突,增強組織的競爭力。

  (二)績效反饋面談的操作流程

  1.面談準備階段

  ◆全面收集資料

  ◆準備面談提綱

  ◆選擇合適的時間和地點

  2.面談實施階段

  (1)分析績效差距的癥結所在

  (2)協(xié)商解決辦法

  (3)績效反饋面談的原則與技巧

  ◆建立彼此之間的信任

  ◆開誠布公、坦誠溝通

  ◆避免對立與沖突

  ◆關注未來而不是過去

  ◆該結束時立即結束

  3.面談評價階段

  面談結束后,主管人員應該對面談效果進行評價,分析面談是否達到目的、是否對員工有所了解、還有哪些可以改進的地方等等。

  (三)績效反饋面談的內(nèi)容及注意事項

  1.績效反饋面談的內(nèi)容

  (1)就績效現(xiàn)狀達成一致。

  (2)探討績效中可改進之處,并確定行動計劃。

  (3)商討來年的工作目標。

  2.績效反饋面談的注意事項

  (1)采取贊揚與建設性批評相結合的方式,在肯定員工表現(xiàn)的同時,指出其可改進之處,避免產(chǎn)生抵觸情緒。

  (2)把重點放在解決問題上。反饋面談的最終目的是改進績效,因此分析不良績效產(chǎn)生的原因并探討解決方案才是面談的核心。

  (3)鼓勵員工積極參與到反饋過程中。面談應營造一種相互尊重的氛圍以利于解決績效中的問題。

  (四)面談中評價者的誤區(qū)

  1.不適當發(fā)問

  注意提問技巧,盡量避免誘導發(fā)問、發(fā)問內(nèi)容沒有邏輯性、同時對兩件以上的事情發(fā)問等情況的出現(xiàn)。

  2.理解不足

  面談中,員工有夸大、忽略、曲解觀點的可能。因此管理者要將對方的談話加以歸納、回饋、質(zhì)疑后再確定,以確保對問題的真正理解。

  3.期待預期結果

  發(fā)問或談話過程中如果存在強烈的預期心理,期待得到對方某種回答,往往會在無意識中曲解員工的觀點。需要特別注意。

  4.自我中心和感情化的態(tài)度

  此時會失去面談的客觀性和公正性。

  5.以對方為中心及同情的態(tài)度

  過猶不及。過度關懷會使對方產(chǎn)生厭煩。

  (五)績效面談的技巧

  1.時間場所的選擇

  時間避開容易分心的時段,地點選擇安靜、輕松的會客廳。目的是為員工營造一種輕松、平等的氛圍,便于溝通順利進行。

  2.認真傾聽

  使用目光接觸和恰當?shù)谋砬閬肀硎緦Ψ秸勗挼睦斫?。切忌時常打斷對方談話。

  3.鼓勵員工多說話

  讓員工充分表達,也可以提一些開放性的話題。

  4.以積極的方式結束對話

  采用積極的方式結束面談。結束時給員工鼓勵而非打擊。

學員討論(0
回到頂部
折疊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 © 2000 - m.odtgfuq.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jīng)營許可證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