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財稅實務 高薪就業(yè) 學歷教育
APP下載
APP下載新用戶掃碼下載
立享專屬優(yōu)惠

安卓版本:8.7.60 蘋果版本:8.7.60

開發(fā)者: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線:點擊下載>

2013年中級經濟師考試人力資源知識點串講:工作設計

來源: 正保會計網校 編輯: 2013/10/08 11:38:23 字體:

為了幫助考生系統的復習2013年中級經濟師考試人力資源專業(yè)的相關重點,正保會計網校經濟師頻道特別了整理中級經濟師考試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教材的重點考點,希望提前掌握,以備迎接2013年中級經濟師考試!

  工作設計

  一、工作設計概述

  1.工作設計:將任務組合成一套完整的工作方案,重新確定工作的內容和流程安排。

  2.目的:一方面為了企業(yè)內部職位職責、工作關系更科學、合理,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希望通過改進工作的方法、使流程更加人性化,進而達到激勵的效果。

  3.內容:工作活動、工作責任、工作中的協作、工作方法、工作權限、工作關系等。

  二、工作設計的原理與方法

  (一)工作設計的原理

  1.科學管理原理

  泰勒:主張用科學的方法確定工作中的每一個要素,減少動作和時間上的浪費,提高生產率。從經濟角度考慮,這種方法效益很高,但這種設計使得工作更為機械化,忽略了人在工作中的地位。

  教訓:工作設計必須考慮到人的因素。

  2.工效學原理

  從人、機、環(huán)境各個要素的角度出發(fā),研究人在生產勞動中的工作方法、動作、環(huán)境、疲勞規(guī)律,研究人、機、環(huán)境各個要素的相互關系,探討工作效率、安全、健康、舒適的工作方案。

  3.人際關系理論

  1)工人是“社會人”,而不是“經濟人”。

  2)企業(yè)中存在著非正式的組織。

  3)新的領導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滿意度。

  4.工作特征模型理論

  每種工作都有自身特征,這些特征構成工作特征模型。工作特征主要包括5個方面內容:

  1)技能的多樣性,完成一項工作需要員工具備的各種技能和能力的范圍。

  2)任務的完整性,指在多大的程度上工作需要作為一個整體來完成并能明確看到工作結果。

  3)任務的重要性,工作對他人的生活或工作有多大的影響。

  4)自主性,員工有多大程度的自由、獨立性、裁決權、支配權。

  5)反饋性,工作能否使員工直接、明確地了解工作的績效。

  從上述五個核心維度可以得出一個預測性指標,即激勵潛能分數(MPS),它反映了工作的內在激勵度。雖然目前對其嚴密性和準確性還尚存爭議,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作特性與激勵的關系。

  MPS的計算公式是:

  (激勵潛能分數)MPS=[(技能多樣性+任務完整性+任務重要性)/3]×工作自主性×反饋性

  從這個公式可以看出,激勵潛能高的工作必須在導致工作有意義的三個因素,即技能多樣性、任務完整性和任務重要性上至少有一個因素的分數較高,而且在自主性和反饋上的得分很高。如果激勵潛能的得分高,那么就可以預測,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工作績效和工作滿意度都會很高,而缺勤率和離職率會有所下降。

  【例題·多選題】(2012)工作特征模型包含的核心維度有( )。

  A.自主性   B.簡化性

  C.技能多樣性 D.任務重要性

  E.任務完整性

  【正確答案】ACDE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工作特征模型理論。工作特征模型包含的核心維度有5個,除了選項ACDE的內容外,還包括反饋性。

  (二)工作設計的方法

  1.基于工作效率的設計方法——機械型工作設計法

  強調找到一種效率最大化同時最簡單的方式對工作進行組合。

  2.基于功效學思想的設計方法——生物型工作設計法和直覺運動型工作設計法

  1)生物型工作設計法:通常用于體力要求比較高的職位工作設計,目的是降低某些特定的職位對體力的需求。該方法非常關注對機器和技術的設計。

  2)直覺運動型工作設計方法:通過降低工作對于信息加工的要求來改善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目的在于確保工作要求不超過人的心理能力和心理局限。

  3.基于人際關系理論及工作特征模型理論的設計方法——激勵型工作設計方法

  1)工作輪換:將員工輪換到另一個同樣水平、技術要求接近的工作職位工作。

  優(yōu)點:豐富了工作內容,減少工作單調枯燥感,員工多學一些技能,提高環(huán)境適應能力,提高員工積極性。

  缺點:訓練員工成本增加,轉換初始效率低,變動一個員工其他人都得變,管理人員的工作量和工作難度增加。

  2)工作擴大化:橫向水平增加工作任務數目或變化性,拓寬工作范圍,改善頻繁重復的情況,使工作多樣化。工作擴大化主要包括延長工作周期、增加職位的工作內容和包干負責制三種方式。

  3)工作豐富化:縱向擴充工作內涵。與工作擴大化相比,工作豐富化關注提高工作的挑戰(zhàn)性、意義性、完整性,有利于在工作特征上得到改進。

  優(yōu)點:認識到員工在社會需求方面的重要性。提高員工工作動力,提高滿意度和生產率,降低缺勤率和離職率。

  缺點:成本和事故率比較高,必須依賴管理人員來控制。

  4)自主性工作團隊:工作豐富化在團隊上的具體應用。有很高的自主管理權,包括集體控制工作速度、任務分派、休息時間、工作效果的檢查方式等。適合于扁平化和網絡化組織結構。

  5)工作生活質量,內容:①滿足員工參與管理的要求。②滿足員工對工作內容具有挑戰(zhàn)性、更富有意義的要求。③滿足員工輪流工作和學習的要求,幫助員工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④滿足員工享有非物質激勵的需求,給員工提供更多的發(fā)展空間。

  4.工作設計的綜合模式—社會技術系統

  強調確立工作群體的工作職責并平衡工作的社會和技術部分。社會技術系統是一種工作設計技術,更是一種哲學觀念。

  核心思想:如果工作設計要使員工更具有生產力又滿足成就的需要,就必須兼顧技術與社會性,技術任務的實施受到企業(yè)文化、員工的價值觀及其社會因素的影響。

  三、工作設計中要注意的問題

  1.工作設計應體現企業(yè)或部門的關鍵使命和功能。

  2.應考慮員工的接受能力和管理人員的成熟程度。

  3.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關注領導層、企業(yè)文化和設計方法三個層面。

回到頂部
折疊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00 - m.odtgfuq.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