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這句俗語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對于稅務師考試,知識在于積累,天才在于學習。2017年稅務師考試已經拉開序幕,目前為預習階段,學員可根據網校制定的預習計劃表來安排學習進度。為了幫助廣大考生高效備考,網校整理了稅務師《稅法一》科目知識點,供大家參考學習。
知識點:稅法的基本原則
1.稅收法律主義(也稱稅收法定性原則)
(1)含義:指稅法主體的權利義務必須由法律加以規(guī)定,稅法的各類構成要素皆必須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確規(guī)定——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落實稅收法定原則”
(2)功能:保持稅法的穩(wěn)定性與可預測性
(3)具體原則:
①課稅要素法定(要素基本內容由法律直接規(guī)定)
②課稅要素明確(從立法技術角度)
③依法稽征(依法定要素、依法定程序)
2.稅收公平主義
(1)含義:稅收負擔必須根據納稅人的負擔能力分配,負擔能力相等,稅負相同;負擔能力不等,稅負不同。
(2)法律上的稅收公平與經濟上的稅收公平
經濟上的稅法公平往往是作為一種經濟理論提出來的,可以作為制定稅法的參考,但是對政府與納稅人尚不具備強制性的約束力。
法律上的稅收公平要有具體法律制度保障。如:對稅務執(zhí)法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納稅人可以通過稅務行政復議、稅務行政訴訟制度得到合理合法的解決。
(3)實體上的、程序上的稅收公平。
3.稅收合作信賴主義
(1)含義:征納雙方關系從主流上看是相互信賴,相互合作的,而不是對抗的。
(2)表現:一方面,納稅人應按照稅法的規(guī)定及時繳納稅款;另一方面,沒有充足的依據,稅務機關不能對納稅人是否依法納稅有所懷疑。
4.實質課稅原則
(1)含義:依納稅人真實負擔能力決定其稅負,不能僅考核其表面是否符合課稅要件。
(2)意義:防止納稅人避稅與偷稅,增強稅法適用的公正性。
例如:納稅人借轉讓定價而減少計稅所得,稅務機關有權重新估定計稅價格,而不是納稅人申報的計稅價格。
注:本文原創(chuàng)于正保會計網校(http://m.odtgfuq.cn),轉載請注明出處!
Copyright © 2000 - m.odtgfuq.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