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07 00:00 來源:虞 今
1990年以前,由于我國各類經濟體的帶息資產和帶息負債不算多,政府財政、企業(yè)和金融機構對利率風險只覺是他方之物。但隨著經濟體制改革與金融體制改革的展開與推進,國家、金融機構、企業(yè)、個人的金融資產和負債大量增加,貨幣市場、國債二級市場和企業(yè)債務的利率已經完全市場化,利率風險也就日益突出,利率的理論與作用得到了重新認識,中央銀行對存貸款利率的調整也日趨頻繁。以1996年為界,此前映行存貸款利率不斷上調,以控制通貨膨脹;此后,央行又宣布下調存貸款利率,特別是1996年5月1日以來,已連續(xù)七次下調利率,降息幅度很大,已創(chuàng)下建國以來最低利率水平,幫助政府擴大內需,刺激消費,鼓勵投資。由此可見,利率調整已成為我國重要的貨幣政策工具,它對國民經濟的影響日趨加深,企業(yè)與個人對利率變化的反應也越來越敏感,利率風險管理也就非常重要。
一、國際金融市場運用利率風險管理工具的效果
利率是資金的時間價值,是資本這一特殊生產要素的價格。利率的高低對于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都具有重要影響,利率的變化對金融參與者是一種風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國際金融市場利率波動的急劇擴大,導致了風險管理這門藝術與科學的革命,也產生了對更好的利率風險管理工具、技術和戰(zhàn)略的需求,這種需求與金融理論的迅速發(fā)展,一起導致了許多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現(xiàn),包括新型金融期貨合約(New financial futures)、金融期權合約(Options contracts)、利率互換(Interest-rateswaps)、上限期權(Caps)、下限期權(Floor)、雙限期權(Collars)、互換期權(Swaptions)等。利率風險管理,即通過運用這些工具鎖定未來的貸款利率或借款利率,以避免因利率變化帶來的投資失敗或還本付息危機;另外亦可運用這些工具,根據利率水平進行投機,獲取高風險下的高額回報。
。ㄒ唬┙鹑跈C構通過利率風險管理保障利息收益
銀行和金融公司通常借入短期款項,貸出長期款項,希望能鎖定長短期款項之間的利率差額。但利率上升會導致利差收入下降,銀行只要通過買入利率上限期權鎖定最高借款成本,即可保證最低凈利差收入。不管市場利率怎么變,銀行都可獲益:如果市場利率在整段結構期限內上漲,銀行可把借款成本鎖定在利率上限期權,同時以更高的利率貸款;如果市場利率在整段結構期內下跌,銀行借款成本降低。
。ǘ┚哂胸搨墓就ㄟ^利率風險管理降低籌資成本
對主要使用定息借款的公司而言,買入利率下限期權即可享受利率浮動的收益。市場利率下降,公司買入下限期權的或有收益就可能降低公司的借款成本。對主要使用短期借款的公司,通過買入雙限期權,即公司將賣出下限期權的收益,用于買上限期權,從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取得利率風險投資收益來降低籌資成本。
。ㄈ┲鳈鄧彝ㄟ^利率風險管理,降低籌資成本,提高信用評級
發(fā)展中國家的債務,經常與浮動利率相聯(lián)系,通過使用利率互換或利率上限期權,將浮動利率轉化為固定利率或取得賣出期權的收入,避免債務國的堅挺貨幣主要用來支付利息負擔,而非用于經濟發(fā)展,從而提高了該國的信用評級,降低了籌資成本。發(fā)達國家發(fā)行債券時,通過大量買入利率上限期權,當利率上升時,發(fā)債國即可獲得套期保值,降低籌資成本。
二、我國發(fā)展利率風險控制與管理的有關問題
(一)承認國內利率風險客觀存在的事實。
我國目前仍處在存貸款利率水平由中央銀行管制的環(huán)境中,但利率風險卻一直客觀存在著。例如這次央行公布存貸款利率下調后,就有一家先前借入銀行5年期高息借款的資信很好的企業(yè),向銀行提出提前還貸,再按降息后的低利率貸款。此時,貸款銀行將陷入既不高興又很無奈的局面,因為銀行接受企業(yè)要求,將意味著利息收入的大幅減少,若不接受企業(yè)要求,在現(xiàn)今金融同業(yè)激烈競爭的格局中,企業(yè)亦可提前還貸,而到另一家銀行申請貸款。因此,企業(yè)已有意無意間利用國家利率下調的時機,對負債利率進行了掉期,即進行了利率風險的控制和管理。而銀行方面因沒有對利率風險進行管理和控制,連最基本的控制即在貸款合同中列明有關提前還貸的條件,以鎖住可能產生利息收入的損失都沒有做,正是所謂對我國市場利率風險存在的漠視。上述事例說明,就是在我國國內金融市場上目前利率管制制度下,利率風險管理技術仍是非常有用的。實際上,我國金融企業(yè)可以對未來利率變動進行預期,也是對央行利率政策的預期,從而對當前的借貸款合同進行必要的風險管理。另外,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我國益加頻繁到國際金融市場進行融資和貿易,而國際金融市場的利率水平波動幅度大,必須進行利率風險控制與管理,以提高我國信用等級和降低籌資成本。
(二)盡快頒布運用衍生金融工具風險管理的政策法規(guī)。
本文第一節(jié)中介紹的利率風險管理工具亦統(tǒng)稱衍生金融工具。眾所周知,衍生金融工具運用將產生高回報高風險的可能性。既然目前無論國內金融市場還是國際金融市場上,衍生金融工具運用已迅速發(fā)展和必不可少,我們不能因其具有風險性而消極地拒之國門外,從而損失其帶來的利益,而應是積極借鑒國外行之有效的法規(guī),制訂適合我國國情的政策法規(guī),使投資者有法律政策標準,評價企業(yè)從事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帶來的風險;也使衍生金融工具操
依法操作,在法定風險限度內維護投資者的利益。
。ㄈ┐罅ε囵B(yǎng)專業(yè)人員實行資格認證制度。
衍生金融工具及其交易方式極其復雜,需要具有熟練的專業(yè)技術知識,目前我國無論在理論還是實務方面,都處于薄弱甚至空白,因此必須盡快培養(yǎng)一批經過特別培訓,具有特別技術水平的操作人員,還要造就一批高質量的監(jiān)督人員。為保證這些人員的專業(yè)水平,還需實行資格認證制度。
【對話達人】事務所美女所長講述2017新版企業(yè)所得稅年度申報表中高企與研發(fā)費那些表!
活動時間: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動性質:在線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