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老師,如何理解長投中成本法轉權益法合表的會計處理

84784971| 提問時間:2023 02/09 08:11
溫馨提示:如果以上題目與您遇到的情況不符,可直接提問,隨時問隨時答
速問速答
樸老師
金牌答疑老師
職稱:會計師
成本法或權益法轉為公允價值計量,都需要將剩余投資調整至公允價值,而合并報表不需要。成本法轉為權益為,因為個別報表不涉及到科目的變動,所以不涉及調整公允價值,只在合并報表需要調整。股權比例上升也是一個道理。 個別報表 01 處置部分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股權投資 投資收益 解析: 這個沒啥好解釋的,賣東西,賺了錢,入投資收益 02 剩余部分追溯調整 有人說這是一種會計政策變更。其實不然。 控股時采用成本法,重大影響時用權益法,本身是同一個事項不同階段的處理方式,即“本期發(fā)生的交易或事項與以前相比具有本質差別而采用新的會計政策”,不能算是會計政策變更。這里也順便理解一個關鍵點,從控股到非控股,這具有本質差別,是一個重大經(jīng)濟事件,是前言所說的跨界。 成本法轉權益法個別報表上的處理,是把權益法下該做沒做的賬給補上。很多人就卡在這點上,沒法理解為何要進行追溯調整,其實這個只是一種單純的方法處理。據(jù)說,國際會計準則中,個別報表就沒有進行追溯調整,采用同合并報表相同的處理方式。但俺也沒去找國際會計準則,有的小伙伴可以私聊發(fā)我一份。 這里個別報表一直采用長期股權投資科目核算,不涉及跨界,所以不作賣掉再買回來的處理,只對賬面價值調整。 投資時點商譽的追溯 如果投資時點,存在商譽,不論成本法權益法, 會計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銀行存款 商譽內含在長期股權投資中,個別報表中不體現(xiàn)。因為商譽是買賣差額的整體體現(xiàn),長投無法代表被投資單位的整體能力,只有合并報表中才能體現(xiàn)出來。 如果投資時點,投資成本低于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 權益法下的會計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營業(yè)外收入 相當于低價買入,調整長期股權投資成本的同時,差額入營業(yè)外收入。 所以對投資時點商譽進行追溯,需要區(qū)分以上兩種情況。 如果剩余長期股權初始投資成本大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原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說明投資時點就存在商譽,這里也無需要調整長期股權投資成本,因為跟成本法下處理方式一致。 如果小于,現(xiàn)在要視同一開始就采用權益法處理,那么我們在調整長期股權的成本的同時,差額入營業(yè)外收入。原因是原先成本法下,不確認差額。 但長投很明顯涉及跨年,所以營業(yè)外收入科目得替換成留存收益。所以是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留存收益 投資后的追溯調整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留存收益(盈余公積、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原投資時至處置投資當期期初被投 資單位留存收益變動x剩余持股比例) 投資收益(處置投資當期期初至處置日被投資單位的凈損益變動x剩余持股比例) 其他綜合收益(被投資單位其他綜合收益變動剩余持股比例)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其他原因導致被投資單位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x剩余持 股比例) 解析: 這個處理就是原來按權益法應當確認享有的現(xiàn)在重新反映出來 權益法下分配現(xiàn)金股利分錄: 借:應收股利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 成本法下分配現(xiàn)金股利分錄: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 原先成本法下分配現(xiàn)金股利已反映了投資收益,權益法下調整時需要扣除。 所以說,調整留存收益和投資收益時,應自被投資方實現(xiàn)的凈損益中扣除已發(fā)放或已宣告發(fā)放的現(xiàn)金股利和利潤。
2023 02/09 08:16
描述你的問題,直接向老師提問
0/400
      提交問題

      您有一張限時會員卡待領取

      00:10:00

      免費領取
      Hi,您好,我是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智能答疑助手,如果有什么問題可以直接問我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