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濬(公元 1420-1495年),字仲深,廣東瓊山人。明代政治家和思想家。丘濬生活的明代中期,正是資本主義開始萌芽,封建制度進一步衰敗的時期。他目睹統(tǒng)治階級的腐敗和勞動人民的反抗斗爭,強烈要求統(tǒng)治階級實行自我約制,緩和階級矛盾。他反對橫征暴斂,主張輕徭薄賦,反對貪官污吏和豪強專恣,主張讓人民安居樂業(yè)。丘濬的賦稅觀點,一是主張國家征稅既要保證財政需要,利國興邦,又要使人民能夠承受,利于富民。他指出:“治國者,不能不取乎民,亦不可過取乎民。不取乎民,則難乎為于國;過取乎民,則難乎其為民”;二是主張國家征稅要有一定的制度,規(guī)定出正常的納稅標準。他指出:“善于制治保邦者,必立經(jīng)常之法,以為養(yǎng)民足國之定制,”確定一個“上之取于下,固不可太過,亦不可不及”的適當比例。對漢代的算緡、告緡、算商車,唐代的間架稅。除陌錢,宋代的經(jīng)總制錢之類的征收,認為“皆罔民取利之具,暫行尚不可,況常乎!”表示反對。此外,丘濬還主張一物一稅,反對“一物而再稅”。